Go to contents

在忧郁和不幸中挣扎的韩国,心理治疗要以公共方式进行

在忧郁和不幸中挣扎的韩国,心理治疗要以公共方式进行

Posted March. 22, 2025 07:20   

Updated March. 22, 2025 07:20

한국어

类似的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什么?

仅今年以来,深受大众喜爱的名人接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各地做出极端选择的一家人的消息每隔几周就会继续传开。每当看到令人惋惜的新闻时,就会想起这个问题,现在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我们社会一直放任类似的悲剧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收到几份反映韩国人幸福状态的成绩单。统计厅上月发表了《国民生活质量2024》报告。2023年韩国人生活满意度为6.4分,比前一年下降了0.1分。相反,每10万人中有27.3人自杀,创下了9年来的最高值。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自杀率正在下降,只有韩国独自上升。这是持续20多年的令人困惑的趋势。

本月还公开了《世界幸福报告(WHR)》发表的各国幸福排名。在2025年各国幸福指数排名中,韩国在147个国家中排名第58位,比去年下降了6个名次。以OECD标准来看,韩国处于最低水平。

虽然生活满意度下降和非正常自杀率持续不断,但韩国社会对精神健康的应对仍然过于安逸。专家们认为,这种程度是“公共保健的紧急状态”,但找不到转变对策。

发达国家对此问题反应机敏。据上个月在韩国出版的书《心理治疗为何在经济上是正确的》显示,英国已经从2008年开始引进并实施公共医疗制度“心理治疗接近性提高服务”(IAPT)。这是国家对患有忧郁症、不安障碍等精神问题的人提供基于认知行为治疗(CBT)的免费心理治疗或咨询服务的制度。

国家直接进行心理治疗的理由是,放任心病不管,事后要付出的社会代价十分巨大,远高于初期治疗费。实施5年来,有40万人受益,一半以上的健康有所好转。收入、学业成就、雇佣率都上升了。2018年,英国声称要从国家层面处理忧郁和孤独感等问题,并在世界上首次新设了“孤独部(Ministry of Loneliness)”。

“国家有必要在公共领域积极处理曾被认为是个人问题的心理问题”的提议是韩国社会尤其值得关注的部分。韩国直到去年才模仿英式模式开始了“全民心灵投资支援事业”,但勉强处于起步阶段。

引入“孤独部”的英国的自杀率(以2021年为准)为每10万人中有8.4人,低于OECD平均值(10.6)。即使新设专门部门,如果有国家急需官方或国家介入心理问题,那么没有比韩国更紧急的国家,摆脱不了“自杀率第一”的污名。即使为时嫌晚,也应该参考发达国家的事例,制定出切断悲剧恶性循环的正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