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紐約時報》當地時間13日報道,在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戰加劇的情況下,中國正式開始對7種稀土類產品實施出口管制。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對中國徵收145%的關稅後中國採取的報復措施。兩國在特朗普執政第一期(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時,以“關稅”爲焦點展開了貿易戰,但在特朗普第二期,戰火正在蔓延至稀土、電影、債券、制裁留學生等戰場。關稅和非關稅要素相結合的所謂“混合貿易戰”正在展開。
據《紐約時報》報道,中國當天將鍺、鎵、釕、鈰、鍶、釔等7種稀土列入必須得到當局許可才能出口的控制目錄。此前,中國今年2月也實施了鎢、碲、鉍、鉬、銦等5種稀土類的出口管制,並像本月初預告的那樣擴大了出口管制對象。此次被列入管制目錄的礦物被廣泛用於無人機、機器人、電池等。特別是,鍺、鎵、釕、銦、釔也經常用於人工智能半導體的製作。《紐約時報》認爲,此前中國一直獨家供應相關礦物,因此美國產業界無異於處於無防備狀態。
此外,中國10日表示,將減少在本國上映的美國電影數量,並開始對美國代表性大型科技企業谷歌的反壟斷調查。有人提出,中國正在人爲貶值人民幣以提高中國產商品的出口競爭力,並有可能出售今年1月持有的7610億美元(約1103.3450萬億韓元)的美國國債。也就是說,除關稅之外,還有很多在資源控制、制裁美國企業、出售債券、操縱匯率等貿易戰中使用的籌碼。
美國也將取消中國留學生的簽證,加強對高性能半導體等尖端技術的制裁。特朗普13日表示,“將在一週內公佈對半導體等產品的關稅。誰也不會得到(關稅)豁免”,再次表明了全方位徵收關稅的意志。不過他還表示,將在智能手機等部分產品上“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分析認爲,考慮到如果對中國生產比重達87%的蘋果iPhone等徵收關稅,美國消費者的負擔將加重,因此將對部分產品免除關稅或降低關稅率。
北京=常駐記者金哲中、華盛頓=常駐記者申鎮宇 tnf@donga.com、nic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