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韓國宇宙廳今日開啟“新空間時代”

Posted May. 27, 2024 08:07   

Updated May. 27, 2024 08:07

한국어

“現在是需要選擇和集中的時候。計劃將預算集中在主要事業上進行培養。宇宙航空廳的集中培養將成為民間宇宙產業的引水。”

26日,首任宇宙航空廳廳長內定者(首爾大學教授)尹永彬(人名音譯下同)在接受東亞日報采訪時,對宇宙廳的開廳意義做出了上述表示。與美國、歐洲等宇宙強國相比,韓國的民間宇宙產業發展較晚,因此不會將預算分散在各種事業上,而是集中投資具有產業價值的事業。

在政府主導的大前提下,宇宙廳將開啟由企業主導的“新空間(NewSpace)”時代,於27日在慶南泗川開業。尹內定者將與宇宙航空任務本部長內定者約翰•李(前美國航空宇宙局•NASA高層職員)、次長內定者盧景元(科學技術信息通訊部研究開發政策室長)壹同在27日被任命。

宇宙廳今年將接受科學技術信息通訊部負責的7000億韓元規模的宇宙相關預算,進行主要事業。此前,尹錫悅總統曾表示,到2027年為止,將把宇宙開發預算擴大到1.5萬億韓元以上,因此明年將申請比今年更多的預算。除了培育民間主導產業之外,宇宙廳還沒有制定具體的規劃,因此預算方向還是未知數。尹內定者表示:“宇宙廳計劃不久後公布集中投資什麽事業等具體計劃。”

宇宙相關業界期待,不僅是預算,從至今為止以國家為主制定的宇宙政策中擺脫出來,制定出更符合民間形態的政策。

韓國航空宇宙產業振興協會副會長金民錫表示:“發射體和衛星是手段。現在用運載火箭搶占商業市場為時已晚,只有深入思考韓國企業可以利用該手段做什麽,才能進軍全球市場。”也就是說,只有將韓國領先於其他國家的信息通信技術(ICT)、成套設備事業等與宇宙事業相結合,才能掌握產業的主導權。金副會長還表示:“10年後,將在月球或華城等地建設居住地,構築基礎設施”,“在施工能力方面,美國也趕不上韓國。宇宙廳應該發掘韓國獨壹無二的技術,將其培養成未來的吃食。”

對此,尹內定者也表示了肯定的意見。尹內定者表示:“我認為半導體、ICT等多個尖端產業可以與宇宙事業融合,讓民間企業進行這種嘗試,成為新壹代增長動力是宇宙廳的壹大藍圖。”

科學技術信息通訊部在宇宙廳開廳之前,開始了組織整頓。在宇宙廳開廳的同時,科學技術信息通訊部將移交7000億韓元的宇宙事業相關預算和負責組織。因此,負責宇宙事業的巨大公共研究政策官將更名為公共融合研究政策官,並在內部新設科室等,進行組織改編。


崔智媛記者 jwcho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