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必不可少的低出生率支援政策,必須廢除收入標準

必不可少的低出生率支援政策,必須廢除收入標準

Posted March. 18, 2024 08:04   

Updated March. 18, 2024 08:04


“早就過了通過福利政策解決低出生率問題的階段了。”

某中央部門公務員最近就低生育問題的各種對策表示:“以前以收入為基準確定支援對象,現在也有必要從另壹個角度進行討論。”最近,就根據收入標準不同發放新生兒特例貸款的政策,網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隨著政府把支援對象的收入條件限制在每年1.3億韓元以下,甚至出現了不進行結婚登記或不在出生登記上登記丈夫名字的變通方法。因為收入標準的警戒線決定能否得到支援的夫婦們憤怒地表示:“這是典型的紙上談兵行政。”

對於福利政策,我完全同意有必要制定只對有必要的對象進行援助的針對性政策,而不是向所有人都發放的無差別現金發放性政策。不過,問題是低出生率問題早已超出了福利領域。就像對於不孕夫婦手術費的支援廢除收入標準壹樣,對於必要領域,應該積極增加支援對象。滿口收入標準、壹味使用行政尺度的處理法是安逸的想法。

居住在首爾的壹名雙職工30多歲的家長說:“是不是以收入為基準把父母們區別對待。即使不是住宅資金貸款等居住政策,育兒照顧政策也不應該追究收入標準,不管是誰,都有必要積極支援。”13年前以政治命運為賭註主張選擇性福利的首爾市長吳世勛,在低出生率危機面前,對各種支援政策,不僅廢除收入標準,連居住6個月以上的條件也逐壹廢除。首爾市議會議長金賢基也在新年座談會上表示,“在所有低出生率政策中廢除收入標準”,強調了政策大轉變的必要性。

沒有像低出生率問題壹樣根本找不到解決方法的領域。從結婚到懷孕、生育、育兒、保育、教育、入學、就業,再到子女結婚,壹再出現反復記號的半個世紀裏,這種散布於生活軌跡每壹個地方的問題,壹直被放置不管,而現在可能到了付出代價的時候。從去年底開始,政界大規模提出了低出生率公約,甚至出現了每生壹個子女就要拿出1億韓元的企業。

盡管如此,去年10月-12月的合計生育率為0.65名,創下了歷史最低值。低出生率政策即使大規模投入預算,也不會立即取得具體成果。專家預測,政策效果至少要經過5年,最長要經過10年才能顯現出來。廢除收入標準也是壹樣。

隨著反對醫大(醫學院)擴搪的醫生們長期離開醫院,醫療空白問題越來越嚴重,離議會選舉只剩下不到壹個月的情況下,低出生率問題只能暫時被拋在腦後。盡管如此,包括總統在內的所有當選公務員都要以考慮國家未來的責任感,毫不動搖地引導克服低出生率危機的政策。如果只考慮幾年後的選舉,濫發能夠在選民眼前立即拿出成果的民粹主義政策,國家將沒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