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經濟能力和幸福爲什麽互相排斥

Posted June. 15, 2013 04:23   

한국어

去年大選之前“有晚上的生活”話題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其宗旨是緩解從1960年代開始持續出現的經濟成長的疲勞、回顧國民生活的質量。但是現代人在指望悠閑生活的同時還不斷讓自己處于忙碌的工作現場。但即使工作量增加、所得增加,也很少有人想“這已經夠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上,我們要工作多長時間、得到多少錢才會覺得夠了?

作家斯奇德爾斯基父子表示,人類了豐饒選擇了資本主義,但是生産力越是發展,越不能享受高質量的生活。而且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不斷地追求物質的人類的貪欲及未能正確進行所得再分配的不公平系統。

父親羅伯特是專攻曆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英國的學者,兒子愛德華是專供哲學和神學、政治學的學者。就因爲這樣,書中通過多個學術領域尋找著對于“在資本主義社會上,好生活是什麽”的答案。他們的論證首先是指出了1930年經濟學家凱恩斯發表的散文“爲我們後代的經濟可能性”的錯誤,他們批判了成長指向主義、最終強調有情、閑暇、穩定等價值。

爲了證明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價值爲什麽重要,他們使用了各種圖表和數據。處處插入了主要國家上層1%的所得占有率、經濟合作開發機構(OECD)的失業率、國內總生産(GDP)和生活滿意度、每年參加文化活動的人數等圖標。之後還列舉了爲了閑暇的生活,應該有什麽樣的制度、具體需要什麽樣的系統等。大部分資料雖然局限于西歐發達國家,但是正在逐漸關注閑暇生活的韓國社會也該對此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