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文在寅,舉起革新旗幟

Posted September. 17, 2012 08:30   

한국어

文在寅議員當選為民主統合黨第18代候選人。在59天的競選期間雖然有Mobil動員爭議,但文在寅大勢局面始終占上風。盧武鉉前總統“永遠的秘書室長”文候選人以13連勝獨佔鰲頭,其背後的決定性因素是掌控民主黨的“親盧”勢力的戰略性選擇。

党指導部決定在總統選舉日之前,將所有最高委員會議的許可權委託給文候選人。換而言之,李海瓚代表和朴智元院內代表後退到二線,並由文候選人全權管理党的運營。如今,考驗文候選人政治能力的第一個課題就是如何化解“親盧”與“非盧”之間的分歧與矛盾。文候選人昨天在首爾遊說時強調說:“我們需要像國民希望的那樣有巨大的變化。”為了證明這不僅僅是毫無根據的發言,要通過實際行動來打破“盧武鉉框架”。

文候選人目前還不是12月19日投票紙上的最終候選人。因為近期內安哲秀首爾大學教授若公佈參選,在野黨就會開展在野黨候選人的單一化。目前爭論的單一化方式有1997年的DJP(金大中+金鐘泌)式談判和2002年的盧武鉉•鄭夢准式競選方式。此外還有兩人分別出任總統與總理的共同政府構思。不過,在野黨候選人的單一化若在沒有任何政策共用的情況下,像4•11總選一樣盲目進行,就會引來民心的“逆風”。

民主黨雖然是高喊政權交替的第一在野黨,但2010年6月沒能推舉出京畿道知事候選人,去年還把首爾市長候選人的資格拱手讓給了無黨派人士朴元淳候選人。這一次連最高職位總統候選人資格都拱手相讓,真可謂是喪失了存在的理由。政界人士還擔憂有60年正統政黨歷史遺跡兩次執政經歷的民主黨是否淪落為“選舉企劃社”。文候選人以自身的國政運營目標與競爭力擔負了突破黨的存立課題的重大職責。可以說黨的命運和他自己的命運取決於如何化解黨內的分裂以及如何在領導能力考研中獲得認可。

文候選人一直攻擊新世界党朴槿惠候選人對過去史的認識,但單憑這一點很難開闢自己的道路。因為文候選人不僅是失敗的盧武鉉政權的一員,若沒有未來目標很難給國民帶來希望。文候選人的命運取決於他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