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找回朝鮮時代的可擕式古代表

Posted December. 07, 2007 05:25   

한국어

18世紀末朝鮮製造的“可擕式古代表”astrolabe最近在日本發現,並回到了國內。

科學史學者全相雲文化財產委員6日表示:“1787年製造後日本侵佔期被日本搶走的astrolabe,最近重新購回了韓國。”

Astrolabe是指觀測星星的位置和時間、經度和緯度的可擕式天文儀器。如果說朝鮮前期製造的巨大的渾天儀是固定用天文觀測儀器,astrolabe則相當於可擕式天文儀器。據全委員的說明,古代之後主要在Arabia製造,而在東亞製造這是首次。

全委員找回的astrolabe是去年年末在日本發現的,而後報告到了學界。調查此文物的日本社宮島教授表示:“經確認,這是由1930年生活在大邱的日本人拿到日本的”。

這個Astrolabe是由黃銅製作的圓形(直徑17cm)模樣和Arabia的差不多。全委員談到:“19世紀前東亞製造的Astrolabe到目前為止一次都沒被發現過。即此次找回的是東亞唯一的Astrolabe。”

Astrolabe的正面的上環上刻有“豹奄尹先生制”、後面的上環上則刻著“北極出地三十八度”和“乾隆丁未為”的字句。這是指尹先生(或他的徒弟)在丁未年(1787年)製造的,北極38度則是指朝鮮半島的緯度。

圓盤的正面和後面分別刻了多樣的同心圓和弧、東西洋的星座和季節名稱。正面中間的勾型標記了星星的方向,把特定的星星對準實際星星就能知道時間和其他星星的位置和太陽的位置。

觀察Astrolabe的李榮福(天文學)首爾教育大學教授對此這樣評價到:“對製造如此正確的可擕式古代表表示驚奇,因此這是很重要的科學文化財產。”

全委員表示:“再對Astrolabe進行研究後,會通過博物館展覽公開這一文物。”



李光杓 kple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