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金炳賢芝加哥科普斯戰6局無失分獲第3勝

Posted May. 30, 2007 03:06   

難道他的八字與山相比,和大海更合嗎?

在效力於位於洛磯山脈的科羅拉多洛基山隊的時候表現不盡如人意的金炳賢(28歲)b轉會到位於佛羅里達的球隊之後,屢屢獲勝。

本月29日,在雷格利球場舉行的與芝加哥科普斯隊的比賽上,金炳賢首發出場,6局中以無失分的出色表現,贏得了本賽季第3個勝利(2負)。讓對方的擊球手分別打出了3個安打和四壞球上壘,拿下了多達5個三振。投球數達到105個。局數和投球數全部都創下了本賽季最多紀錄。平均責任失分從7.02變成了5.16,有了很大的好轉。

本月15日轉會到佛羅里達隊之後,金炳賢首發出場的3場比賽的成績爲2勝無負,平均責任失分爲3.24。那麽究竟是什麽發生了改變?

○ 復蘇的直球和弧形曲線球控制能力

一度時速迫近150公里的金炳賢的直球因受傷等原因下滑到了130公里。但是在轉會到佛羅里達隊之後,他投出的直球質量不亞於全盛期。

在當天的比賽上,他也不斷地投出了時速達145∼146公里的球。球尾的質量也有所好轉,因此讓對方的擊球手吃了不少苦頭。隨著直球的質量大幅好轉,他的標誌——“飛盤弧形曲線球”(由於球像飛盤一樣飛行而被美國媒體取的外號)的效果也成倍提升。

在與全國聯盟打擊第1位的德瑞克-李的對決上,他也以3打數無安打獲得了完勝。在第1局上憑藉145公里的貼身快速直球拿下了三振,並在第3局2人出局1、3壘有人的危機中,憑藉弧形曲線球三振,造成對方擊球手揮空被三振出局。在5局被對手打出右翼手騰空球。

○專門接球手,還有像家族一樣的球隊氣氛

在效力於科羅拉多隊時期,金炳賢與主教練克林特·赫多的關係不是很好。金炳賢希望首發出場,但是赫多卻讓他往返于候補投手訓練區和首發之間。

但是佛羅里達隊的主教練弗雷迪·岡薩雷斯看到金炳賢在首發出場的比賽上表現出色,就一直對他給予信賴。

他的表現還造就了專門接球手。只要金炳賢站到投手踏板上,就會由防守型接球手馬特·特列諾(音譯)來接球。三次全都是與特列諾合作。特列諾在本賽季的打率雖然只有0.167,但是岡薩雷斯在本月29日通過地區媒體正式宣佈了金炳賢-特列諾組合。

另外,隊內南美選手衆多,散發出多國部隊的氛圍,金炳賢對此感到非常舒適。



李憲宰 un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