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 國民中心党

Posted January. 19, 2006 03:12   

在韓國政治歷史上,一閃就消失的政黨數量超過100個。韓國民主黨、民主國民黨、民主黨、共和黨、新民黨等有些政黨仍然留在記憶中,還有許多隻在官報上留下名字就消失的“紙上政黨”。有些政黨還數次更換名稱。“不到20年的政治人生中,我沒有改變,但是黨更換了四次。外國朋友們每次見面時看到我使用不同的名片,都感到非常驚訝。”這是大國家党議員姜在涉的發言。

▷全鬥煥政權時期的執政黨——民主正義党到盧泰愚執政時期變成民主自由党,到金泳三政權時期又變成了新韓國黨。但是9年前,以總統候選人李會昌爲中心,將党名改成大國家黨,並且一直延續到現在。像這個情況一樣,韓國政黨歷史就是以政權和人物爲中心建設臨時建築,更換名字的歷史。而且名字都使用自由、民主、共和、統一、民族、民權、新民、和平、正義、韓國、國民等比較好聽的辭彙,所以到最後就沒有可使用的辭彙了。

▷即使想成立新的政黨,也只能使用已用過的黨名。所以出現了自民聯、未來聯合等什麽“聯合”和新政治國民會議、國民統合21等代替性黨名。這些黨名沒有受到關注之後,又出現了開放的我們黨等創意。但這好像也不是成功的作品。雖然一直呼籲“開我黨(開放的我們黨簡稱)像是諷刺。請叫‘我們黨’。”但是沒有人會按照這種要求行事。但是他們甚至在黨網站上設立“改正党名申告中心”,試圖消滅“開我黨”。但問題的關鍵並不是黨的名字,而是該黨所進行的政治內容。

▷忠清南道知事沈大平和李仁濟議員等忠清圈政客成立了“國民中心党”。好像因爲濫用“國民”,所以增加了“中心”,試圖有所區別。“欲推翻版圖的激進改革不是進步。執著于既得權的守舊不是保守。我們志向於合理的保守和穩步的進步。”政黨成立之後的首次發言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政治能像說話一樣容易嗎?如果萬一成爲“忠清中心黨”,僅僅應對地方選舉,欲掌握政局的“決定票”,就有可能被稱爲“國民週邊党”。

評論員 金忠植 s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