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的属性是严厉和冷酷,但有时也会穿上暖和的衣服。朝鲜时代的文豪燕岩朴趾源穿的衣服就是这样。从他儿子朴宗采所著的《过庭录》来看,他对作为官员下令杖刑一事感到十分难过。在不得不杖刑的时候,事后他会说,“一定要派人去将挨打的地方揉搓一下,以消除淤血”。但他的表现并不完美。他也无法摆脱坚信孔子的话是绝对真实的时代的独断和顽固。在他生活的时代,“人人平等”的想法是镇压和弹劾的对象。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是他顺应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他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失去温暖。
这是他在1797年至1800年担任忠清道沔川郡守时发生的事情。那里信天主教的人很多。他认为,拒绝祭祀祖先而认为人人平等的天主教人,是无父无君的危险分子。这也是他信奉的君主正祖和主流知识分子的想法。他不得不判他们为重罪。但对于捉拿他们并施以杖刑,心里并不舒服。从他当时给观察使的信来看,责打、威逼、恐吓他们“非但是在滥用刑罚,而且是官民相争之举”。
于是他扔掉了刑杖。而且,每天晚上工作结束后,还会请教徒晤谈。当他们好不容易开口说话时,他就“追寻话语中的线索,一再询问、劝解、引领和解释”。在严刑拷打面前毫不动摇的他们,对他的耐心劝导下打开心扉,甚至放声大哭。在辛酉迫害即1801年天主教遭迫害时期,在沔川郡没有出现一名牺牲者,也是这种努力之功。虽然他不能理解与宗法式的性理学世界观本身相异的其他宗教的本质,但是他不顾这些局限性,仍然没有失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