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韩国女教授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出“不流血注射针”

韩国女教授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出“不流血注射针”

Posted March. 27, 2020 07:33   

Updated March. 27, 2020 07:33

한국어

“材料科学家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应用领域。对我来说,那个就是医学领域。”

  本月24日上午,记者在京畿道水原市成均馆大学研究室见到了成均馆大学全球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申美京(33岁•照片)看起来是天生的工程学家,她为创造世上独一无二的有用的东西而感到高兴。申教授说:“从小就喜欢做些什么。”

 从插花到编织、纸工艺,只要是动手的事,她都喜欢。在汉阳大学就读的大学生时期,她每周都去东大门市场。用在市场上购买的材料制作了饰品。听到手头颇有手艺,想到卖首饰,她甚至在女子大学面前晃来晃去。10多年后,她拥有了真正能创造世间绝无仅有的事物的职业。只是对象从看得见的工艺品变成了看不到,却能挽救生命的“材料”。

 申教授是医疗材料领域的新学者。今年2月,她在第22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女性科学家奖上荣获新进科学家奖(国际新秀)。该奖项颁发给15名取得全世界认可的杰出研究成果或进行高公益性活动的新进女科学家。在此之前,申教授在2018年获得了由欧莱雅韩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委员会主办的韩国商人第17届韩国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性科学家奖。

 申教授在KAIST进修博士课程,在世界上首次开发出不流血的注射针涂层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任何人打针都会出血,但对止血不良的血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儿童来说,都可能有危险。

 申教授想到了在注射时留在针里,但取出时会掉下来,并产生防止皮肤受伤的物质。把含有生物粘合剂红蛤的儿茶酚胺成分的壳聚糖涂在注射针上。经过每天反复试验,2016年,她终于找到了高分子适当凝结涂在注射针上的最佳时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不流血的注射针。目前该技术由指导教授KAIST李海信教授主导,正在进行商用化的后续研究。

 申教授说:“对有益于世界的材料很感兴趣。”她说,自己一直想开发一些实用性高,医生可以当场使用的材料。最近,她非常关注利用植物发掘多种粘合性生物材料的研究。让果皮或种子等植物产生涩味成分的“单宁酸(Tannin)”也是其中之一。

 单宁酸最近才被广泛研究,是备受瞩目的生物材料,而申教授从2015年开始就是涉足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申教授正在开发将单宁酸和蛋白质凝聚后,装入心血管疾病治疗剂,注入体内的技术。申教授说:“虽然单宁酸的原理还没有被查明,但是它具有进入人体后能很好地寻找目标心脏的特性。”

 按照计划,申教授本应参加3月中旬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女性科学家奖颁奖仪式。但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COVID19病毒)的扩散,颁奖仪式被推迟到了明年。申教授说:“当初申请奖项也是因为期待能与其他国家的卓越科学家、工学家们进行交流,(没能前往)对此感到非常遗憾。”她认为,无论在国内还是世界上,女性在理工科中仍然是少数,因此,像这样见面交流的机会并不多。

 申教授想起了其他专业的女生来找自己,并对我说“第一次知道女性也可以成为工科大学的教授,心里有了希望”的事情。 同时,她还表示,“目前理工科领域的女性专家还不多,希望此次能成为给后辈们带来动力的契机。”


尹申英=东亚科学记者 ashill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