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观点] 鸭掌

Posted July. 25, 2005 03:04   

한국어

“吃过鸡肉后,伸出鸭掌”这一民间故事所讲述的是“杀吃了鸡”后,面对指责狡辩说:“没吃鸡,吃的是鸭子”。那是在鸡比鸭贵的年代传开的故事。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鸭肉已变得比鸡肉贵得多。在这种情形下,故事本身的寓意似乎需要打些折扣,但在政界“鸭掌”仍作为“钱财”的代名词得到应用,在《国语词典》中也可以找到解释。

韩国MBC电视台在上周六就国家安全企划部(现国情院前身)的“1979年窃听文件”事件进行了报道。其中有时任《中央日报》社长的洪锡炫说出“李会昌在进入地区党委员长会议之前给过两支鸭掌,时机掌握得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等内容。言外之意是,李会昌不失时机地投之以“鸭掌”,为取得党的领导人地位写下得意的一笔。

对于鸭掌成为政界用词,流传着各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认为,由于非法资金“秘密交易”的特点。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实际拿得多,却“以少报多”的特点决定。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对过去收受的钱财“拒不认账”。还有人认为,正如鸭子游在水中时离不开蹼,在政界金钱好比是润滑剂和动力。真是莫衷一是。也许几种说法合在一起更合理些。尽管鸭掌大部分情况下意味着现金,但也有支票的例子。在第五共和国时期,把从上级得到的现金作为“零花钱”花后,面对情报机关的追究大跌眼镜的议员也不在少数。

也有“鸭掌横财”这一用词。在竞选中胜券在握的实力派议员候选人,选举之时便是敛财之时。在第五共和国时期,军人出身的C某在13届国会议员选举时挥金如土,风光无限,最后得到的政治献金还剩下50亿韩元之巨。据说,当时C某不无留恋地表示“多搞几次选举就好了。”成为“即使落选也有赚头”的候选人在历届选举中从未断绝过。不知什么时候“鸭掌”一词,在正经史中消失,成为《国语词典》中的旧词古语?

评论员 金忠植 s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