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21日作爲拯救經濟的解決方法,提出了通過積極發行國債和投入財政來刺激經濟。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金文洙提出了放寬企業限制,激活投資的“自由主導增長”。改革新黨總統候選人李俊錫提出的是最低工資地區分級制和放寬限制。
隨着“低於1%增長率”成爲現實,下屆政府的最大課題是搞活經濟,《東亞日報》爲了確認各總統候選人對選民們好奇的搞活經濟的構想,向各競選團隊提交了問題,團隊有關人士或作出了答覆或接受了採訪。專家們對總統候選人的構想指出:“對於從緊急戒嚴帶來的經濟衝擊中恢復過來,恢復因全球貿易戰爭等餘波而進入結構性低增長局面的經濟,還遠遠不夠。”
李在明當天表示,“國家不能負債,這是無知的話”,表明了增加國家債務、通過大規模財政投入刺激經濟的意志。他說:“新冠疫情期間,其他國家負債支援國民,但我們沒有那樣做。國家過日子是爲了國民。”李在明競選團隊人士表示:“從目前國內生產總值與國家債務比率等來看,我認爲發行國債不應該太擔心。我認爲有追加發行國債的餘地。”
金文洙強調,國家財政不能以弱勢羣體爲中心進行選擇性支援,而是放寬限制和減稅。他表示:“工作崗位是由企業創造的。應該創造企業不受限制、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環境。”爲此,他表示,將把法人稅最高稅率從24%降低到21%。
金文洙還提出了以支援小商工人和個體戶爲中心的第二次補充預算案的可能性。國民力量黨緊急對策委員會核心人士表示:“有必要對第一次補充預算中未能處理的部分進行完善。不過,我考慮的不是共同民主黨所想的地區貨幣等普遍支援,而是對需要的人進行支援的選擇性支援方式。”
李俊錫表示:“爲了讓個體戶自己具備競爭力,將開放最低工資由各地區地方自治團體單位決定,解除對小工商業者造成無理負擔的限制,使其具備自生能力。”
中央大學經濟學部教授李正熙(音)指出:“(總統候選人的公約)最終是要通過財政投入恢復經濟活力。不增稅就不可能籌集到相應的財政,而且韓國的‘低增長長期化’在短期內很難克服。”
趙應亨記者、崔慧玲記者 yesbro@donga.com、herstor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