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廣泛宣傳像‘牛仔’壹樣粗獷而堅強的濟州海女的力量。”
17日(當地時間),記者來到位於英國牛津郡牛津大學的赫特福德學院的壹間教室。牛津大學亞洲和中東研究學院研究委員、電影導演柯蒂斯•溫特介紹了從今年4月開始制作的海女相關紀錄片。她評價道:“世界上年輕壹代離開傳統走向城市,但海女們幾個世紀以來忍受社會的疏遠,成為了濟州的核心價值。”
在以“韓流4.0,為了新浪潮和未來”為主題的第壹屆高麗大學-牛津大學論壇上,濟州海女等韓國傳統文化得到深入關註。韓流正在通過K-POP或K-電視劇等現代文化中鮮為人知的傳統文化深化。在由高麗大學和牛津大學主辦、東亞日報贊助的此次論壇上,不僅是溫特導演,牛津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伊恩•凱爾、亞洲和中東研究學院趙智恩(音譯下同)教授和高麗大學校長金東元等10名教授討論了韓流的價值和未來。該論壇由現代汽車提供財政支援。
●牛津大學教授:“靈感來自於朝鮮時代畫家”
溫特導演的海女紀錄片是牛津大學趙教授從英國利伯休姆財團那裏得到5億多韓元的贊助開始的。趙教授和溫特導演、濟州大學申宇峰教授團隊在濟州用170個小時講述了海女的生活和苦惱。該紀錄片將於2025年上映。趙教授表示:“這部紀錄片展現了韓流浪潮席卷了韓國傳統文化的各個角落”,“今年獲得法國梅迪西斯外國文學獎的韓江的《不做告別》也是濟州的故事跨越韓國,給世界帶來了共鳴。”
朝鮮時代山水畫的魅力也受到了關註。凱爾教授介紹說,靈感來自於朝鮮時代前期士大夫學圃梁彭孫(1488~1545年)所畫的16世紀山水圖。他解釋說:“從梁彭孫的畫作余白中感受到的空虛感延續到了抽象表現主義和現代美術的極簡主義。”凱爾教授最近在英國倫敦、法國巴黎、日本東京等地舉行的展示會上反映這壹靈感,強調了單色和余白。
另外,在當天的論壇上,有人擔心韓流內容會隸屬於全球資本。高麗大學媒體系教授朴誌勛指出:“奈飛壟斷了韓國原創內容的著作權”,“據推測,韓國制作公司通過《魷魚遊戲》獲得的純收益為200萬美元(約26億韓元),占總制作費的10%左右。”
●“韓流應通過韓國大學的全球化延續下去”
有人指出,要想使韓流持續下去,韓國大學的全球化非常重要。其宗旨是,像高麗大學和牛津大學壹樣,韓國大學與海外名牌大學進行交流,培養外國的韓國專家,同時培養國內大學的競爭力。金校長說:“壹所大學成為永遠的名牌大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大學的海外網絡是競爭力”,強調了全球化的必要性。
高麗大學16日與英國倫敦的倫敦大學學院(UCL)簽訂了學術交流協定。兩所大學決定每年籌集相當於3萬英鎊(約4900萬韓元)的研究基金,投入到共同研究和培養新進研究人員的工作中。高麗大學決定推進與牛津大學沃弗森學院的研究合作諒解備忘錄(MOU),並討論與赫特福德學院、布拉斯諾茲學院簽訂MOU。
趙은아 ach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