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洪楠基副總理稱“就業市場困難得到緩解”……難道他聽不到二三十歲年輕人的吶喊聲嗎?

洪楠基副總理稱“就業市場困難得到緩解”……難道他聽不到二三十歲年輕人的吶喊聲嗎?

Posted March. 18, 2021 07:20   

Updated March. 18, 2021 07:20

한국어

統計廳昨天在《2月雇傭動向》中表示,就業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7萬人。從去年3月開始,就業人數連續12個月呈下降趨勢。這是自外匯危機後連續16個月減少以來的最長時間的減少趨勢。減幅與1月份的98萬名相比有所減少。對此,副總理洪楠基表示:“就業市場的困難已經得到顯著的緩解。”

從雇用情況看,洪楠基副總理的發言與現實有很大距離。30歲以下的就業者減少了38萬人,而60歲以上的就業者則增加了21萬人。這是因冬季寒流而中斷的政府老人工作崗位項目重新啟動的結果。在經濟面臨崩潰的情況下,借“老年打工”粉飾的統計說雇用狀況變好,這是經濟副總理過於安逸、不負責任的話。

因找不到工作而放棄就業的求職斷念者和就那樣歇著的人共有332萬人。這些人屬於非經濟活動人口,不屬於失業者。沒有被統計出來的失業者中,約有100萬人是青年。

在這種情況下,青年就業對策仍然是修修補補式的。政府在第四次補充預算中,將5676億韓元作為青年數碼工作崗位事業和放棄求職的青年助威金的費用。由於青年數碼工作崗位去年受到青年們的排斥,只執行了預算的33.6%。如果求職斷念青年接受咨詢,就給20萬韓元助威金,這是否有效令人懷疑。

相比用稅金打造的兼職或補貼,青年們更願意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但據說,在國內10家大企業中,有6家今年上半年不招聘職員或沒有制定招聘計劃。韓國銀行曾指出,人力供求不一致是導致青年失業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沒有培養出企業所需的人力資源。

每當政府發布雇用統計時,都會責怪新冠疫情。隨著新冠疫情導致面對面的服務減少,青年失業狀況進一步惡化是事實。但是企業不能聘用的結構性問題也不少。政府不應只靠修補式政策來改善統計數據,而應仔細觀察供求不一致、雇用環境、人才培養等結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