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總理候選人李完九和新聞倫理

Posted February. 11, 2015 07:29   

한국어

韓國日報昨日在頭版刊登“有關總理候選人李完九錄音文件公開傳聞的本報立場”。 上個月27日,李完九與4名記者吃中午餐時聯絡新聞單位的領導幹部命其刪除有關自己的報道並稱將對記者的人事調動實施壓力,而後在6日,KBS電視臺報道了從在野黨方面獲取的這段對話的錄音文件。而韓國日報就此事發表了聲明。韓國日報並沒有公開其所屬記者在就餐時偷錄的錄音文件,但這名記者將錄音文件提供給了新政治民主聯合黨的金炅俠議員,而金炅俠議員又將錄音文件傳給了KBS電視臺。這是李完九控制輿論傳聞的全過程。

▷ 韓國日報表示,“本報判斷李完九候選人的輿論觀存在問題並深入討論報道與否,但考慮到當時李完九因其長子的免兵役傳聞處在興奮狀態,而且那段言論是在私下場合的隨即發言,故沒有報道。而且無論如何,將完整的采訪錄音文件提供給其對立政黨屬於違背新聞倫理的行為。未通過當事者的同意便偷錄其發言的做法也不恰當。”

▷韓國日報因其自身標準沒有報道錄音內容不能成為被批評的理由。其發表的解釋,即“不是為了維護李完九而不報道,也不是為了故意讓他為難才將相關內容傳給在野黨。”可能是事實。盡管如此,在報社內未得到解決進而通過政治圈傳至其他媒體的過程中,社內溝通問題和新聞倫理以及判斷報道與否等問題尚未得到明確解釋。

▷此次風波歸根結底出自李完九的像過去獨裁政權時代壹樣能夠用權力控制輿論的錯誤媒體輿論觀。但是媒體輿論也常常讓國民失望。即使記者和領導產生分歧也應在社內溝通,而不應作出情報商般的行為。作為社會公器,媒體輿論應多加註意。

韓起興 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