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大企業油水”有限…“要以技術力量擴大內需”

“大企業油水”有限…“要以技術力量擴大內需”

Posted August. 04, 2010 07:33   

한국어

○ 消失的“经济良性循环结构”

1997年外汇危机前,只要出口良好,其效果将波及整个产业。据三星经济研究所传,从1970年至外汇危机前,出口和内需的相互关系为0.98。若接近1的话,就意味着内需随着出口而扩大。

但是,外汇危机后,这一比例开始被打破。1998∼2005年,出口年平均增加11.6%,而内需则减少0.02%。今年第二季度的出口也比前一季度增加7.1%,而内需则只增加1.4%。出口产业需要大规模的资本和设施,因此,大企业的内需主要由中小型企业负责。随着解决良性循环结构被打破,中小型企业大受打击。

投资领域,率先感受到经济良性循环减弱的现象。2005年,三星电子共生产了1亿300万部手机。其中,75%(7700万部)是龟尾工厂生产的。之后,2007年的生产量达1亿6100万部,去年则增加至2亿2700万部。但是,国内生产比重却分别减少52%和22%。这说明,大企业的投资流向海外。

雇佣领域,也亮起了红灯。在国内,大企业主要投资自动化设备和信息技术(IT)。因此,雇佣增长率不及销售增加额。据韩国银行传,2007年IT制造业的就业诱发系数为5.7,远不及制造业的平均数(9.2)。例如,生产10亿韩元价值的汽车,将产生10个工作岗位;但是,若IT制造业的生产价值达10亿韩元的话,则增加约6个工作岗位。

○ 解决方法:“技术型中小型企业”

如果拥有技术力的中小型企业欠缺,那么即使大企业增加投资,其“果实”也将被先进国家的中小型企业所掠夺。虽然国内显示产业发表今年将投资8兆2000亿韩元,但是包括能动型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生产装备在内的核心部件大部分都从日本进口。国内电子企业的关心人士说:“考虑到质量问题,不得不从德国或日本进口零部件。”“而且,还会从海外进口半导体核心零部件的电量。”

据知识经济部传,去年韩国企业使用国产零部件的比率为70.1%。韩国引领出口的手机、电子、通讯器械等信息技术(IT)产品,使用国内零部件的比率仅为43.6%。现代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郑俞勋说:“为使出口大企业能在国内调配零部件,不得不提高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力。”“而且,为使中小型企业成长为与大企业对等的合作企业,‘技术力’必不可少。”据产业技术振兴协会调查,835家成立时间相差10年并拥有独立研究所的企业中,7家企业(0.8%)已成长为中坚企业。这比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成长为中坚企业的比率(0.1%)高出8倍之多。

但是,国内中小型企业的现实情况,十分恶劣。首先,中小型企业面临雇佣难的问题,难求开发技术的人才。大田一家制造汽车零部件的中小型企业B公司的社长说:“即使想向海外拓展业务,也很难招到具备英语和营销能力的人才。”“在韩国,社会的所有系统和成员都以大企业为主。”

而且,中小型企业用剩余利益投资技术开发领域的努力不足。今年7月止,38.8%的大企业拥有自己的研究所,进行开发研究(R&D)。但是,中小型企业拥有独立研究所的比例仅为0.6%。也就是说,中小型企业只关注生存问题,而不为未来进行投资。

○ 30年前日本的教训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止,在日本,以大企业为绝顶的金字塔型合约体制,随处可见。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着日元价值升高,日本大企业向海外迁移生产点,并在海外购买零部件,中小型企业无立足之地。现在的韩国酷似当时的日本。

日本政府全面修改了1999年中小型企业基本法,重点支持绿色技术等新增长领域的中小型企业。为提高中小型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实行破格的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开发教育费并减免租税。

而且,还建立了支持民间开办的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开发合作结构。“湘南企业家论坛”以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的企业家为中心,与湘南大学一同合作培养宇航人才,并将这些人才介绍给拥有航天行业技术力的中小型企业。

新加坡政府决定截止2015年,将绿色技术领域的经济生产额的一半转入中小型企业。新加坡政府认为,新增长领域绿色技术的革新速度比大企业迅速,而且中小型企业急切需要这一技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为培养绿色技术集约型中小型企业,去年支持7家中小型企业的金额多达350万新加坡元。并且,还将在南阳工业大学附近构建50万m²的亲环境商业园地,协助中小型企业相关领域活动。

延世大学经济学教授许大植说:“现在,有必要转变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放弃引导所有中小型企业的政策,重点培养具有技术力的中小型企业。”



樸亨俊 鄭慧珍 lovesong@donga.com hyeji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