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6日上午,艱辛萬苦抵達海地共和國的首都太子港後發現,那裡已變成一片廢墟以及難民村。在大街遇到的那些居民是從強烈地震中倖存者,可他們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希望。
地震發生的第4天,挖掘機陸續將無人認領的遺體搬運到火葬場。失去家人和住所的災民聚集到“天棚村”,在那裡艱難的過活。急救工作不及時,救助物資也沒有到達災民的手中。客運站擠滿了那些為進城掙錢卻因遇難而決定返回家鄉的鄉下人。
記者乘坐海底共和國專用的交通工具目睹了遇難現場。難以相信的是,一個城市轉眼間變成了一片廢墟。而且在城市中心,更難找到完整的建築物。又累又餓的災民光著身子躺在大街上。
地震發生已有5天了,可當地卻很難找到進行急救工作的現場。只有在中產階級或上流人士出沒的百貨店、賓館或超市等地進行倖存者急救工作。
16日上午在位於太子港繁華街的大型高級超市,從法國飛來的二十多名急救隊開展了急救工作。因為這裡是海地共和國的上流人士或白人常進出的地方。而且,在附近富豪們經常光臨的折扣店也開展了急救工作。
不過在貧民區,打著燈籠也找不到急救隊的影子。小型住宅被完全摧毀,大街上橫七豎八躺著有很多沒人管的屍體。當地居民用毛巾捂住鼻子,走過有屍體的地方。
因嚴重的貧富差距受盡苦頭的海地庶民,就連遇難過世也沒有享受到公平待遇。值得慶倖的是,最貧困的人聚集的地區一般用鐵造房,因此基本上沒有受到地震的影響。
據推測,海地強震引起的死亡人數最多達20萬人。海地共和國的內務長官15日(當地時間)表明:“海地強震死亡人數已從十萬名飆升至20萬人。”
higgled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