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就韓國政府的房地産政策有關政策要求放寬出售價格上限制度等各種規章制度。
另外,OECD忠告說,社會福利支出的顯著增加最終會對經濟增長帶來反作用,因此在擴大支出方面一定要謹慎處理。並且還勸告說,由於過多的政府支出會破壞財政健全性,因此一定要限制政府支出的增加。
OECD在20日發表的《OECD韓國經濟報告書》中包含了很多對盧武鉉政府的房地産政策、社會福利政策等整體方向提出的疑問。
在本次報告書中主要指出的疑問與這段期間國內經濟專家以及主流媒體對現政府經濟政策提出的疑問大部分很一致,因此備受人關注。
○對參與政府房地産政策提出疑問
OECD報告書舉出了韓國從宏觀經濟專案中另分類出“房地産以及地區開發政策”專案一事,對韓國政府的房地産政策提出了疑問。
報告書警告說:“如果類似出售價格上限制度的措施長期持續下去,會減少民間住宅的供應,最終會對整個住宅供應和住宅價格帶來反作用。”
接著還勸告說,要解決住宅問題,應該通過調整土地利用以及住宅供應有關規章制度,促進民間部門的住宅供應。並且忠告說,如果住宅供應比現在有所改善,那麽應該階段性減少出售價格上限制度等措施。
關於首爾江南地區公寓價格上升問題,報告書解釋說:“(在江南地區)由於根據規章制度很難確保住宅,而民間的住宅供應減少,但又因爲極好的生活條件,該地區對住房的需要有所上升。”也就是說,“投機勢力”不是導致江南房價上升的主犯。
報告書還批評了韓國銀行。因爲,韓國銀行爲了穩定住宅價格,在去年末上調了上市銀行的現金準備比例。
報告書指出:“在對房地産價格帶來影響方面,貨幣政策不是有效手段。這有可能會疏忽貨幣政策的基本目標——産品和服務價格穩定。”
也就是說,住宅價格的急劇上升屬於首都圈等特定地區的現象,因此貨幣政策的效果具有局限性。
西江大學教授(經濟學)金敬煥說:“OECD報告書指出,沒有充分考慮市場原理的房地産政策最終可能會引起反作用。”
○“應該慎重考慮擴大福利支出”
OECD也對現政府的福利支出擴大問題提出了批評。
報告書指出:“如果考慮韓國飛快的高齡化趨勢,那麽現在佔據國內生産總值(GDP) 6%的公共、社會福利支出到2030年會劇增到21%。考慮到發達國家的以往例子,在擴大社會福利支出時有必要加以慎重。”
報告書特別警告說:“如果社會福利支出顯著增加,引起徵稅負擔率急劇提高,那麽有可能對經濟增長産生反作用。”這是對現政府上臺以來每年以20%的速度急劇增加的政府社會福利支出提出的憂慮。
報告書還明確指出,過多的政府支出會威脅韓國政府的財政健全性。
報告書指出:“自2002年以來,韓國政府的支出超過了稅收增加率,導致管理物件收支(除了社會保障基金順差、金融部門結構調整費用的財政支出)逆差進一步擴大。爲了完成中期均衡預算,有必要進行政府支出提案和稅制改革。”
現代經濟研究院産業戰略總部部長俞炳圭金額解釋說:“報告書擔心的是,如果過分推進以福利爲中心的政策,會阻礙經濟增長。我們認爲,報告書是在勸告我們採取以增長爲中心,完善福利的政策。”
○“應該打破解雇難的勞動慣例。”
OECD還對韓國“非正規職保護政策”提出了批評。“非正規職保護政策”規定,必須將非正規職轉換成正規職。
報告書指出:“企業偏愛雇用非正規職不僅是因爲工資低,而且還考慮了正規職員很難解雇的問題。”以此強調說,解雇難的韓國雇用慣例導致了非正規職人員的增加。
接著還指出:“韓國政府應該採取措施,避免非正規職歧視禁止法律向減少整個雇用人數的方向得到運用。”
對於低生育率、高齡化對策問題,報告書勸告說:“有必要適當供應良好的養育設施,但比起公共部門親自提供(養育設施),最好是提供‘使用權’,擴大父母的選擇權,促進供應者之間的競爭。”
報告書還指出,爲了吸引外商投資,韓國政府應該放寬商品市場和服務市場的規章制度。另外還囑咐說,應該把目前限制在仁川等經濟自由區的規章制度改革措施擴大到全國範圍內。
OECD指出,爲了加強韓國醫療産業,應允許盈利性企業建設醫院,擴大民間醫療保險,以擴大民間領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