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前,该演出有很多‘难以成行的理由’。‘在未来韩国,机器人是主角?谁会看那个’。”
朴天休作家(38岁)于24日下午在首尔中区某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如此介绍了该音乐剧在美国首演时的氛围。事实上,《也许美好结局》(Maybe Happy Ending)在“既无原作,也无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的担忧中启航,最近却在美国托尼奖上荣膺最佳音乐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最佳原创配乐、最佳舞台设计六项大奖,在韩国音乐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由韩国人执笔剧本、以韩国为背景的原创音乐剧所取得的史无前例的成就。
2023年11月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贝拉斯科剧院首演的《也许美好结局》,以不远的未来首尔为背景,描绘了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机器人“奥利弗”和“克莱尔”逐渐理解情感并坠入爱河的过程。朴天休作家说明道:“我经历了与长期交往的恋人分手,以及亲近朋友猝然离世的伤痛,想通过机器人的故事来抒发这种失落感。”
从韩国首演到荣获托尼奖,花了近十年时间。自2016年12月在大学路首演后,该剧历经五次重演,在韩国国内积累了坚实的粉丝基础。英文版本从首演时便同步创作,并于同年在纽约举行了剧本朗读会。2020年在美国亚特兰大进行试演后,最终登上了百老汇舞台。朴天休作家表示:“音乐剧是一项需要多人协作的工作,必须所有行星都各归其位才能实现。”
《也许美好结局》是向世界彰显韩国音乐剧(K-Musical)潜力的作品。朴天休作家表示:“虽然‘韩国音乐剧’这个术语尚未被广泛使用,但当观众说出‘原来这部作品来自韩国’时,我感到最为欣慰。当演员们在后台用韩语问候‘吃饭了吗?’时也是如此。”
在百老汇,甚至诞生了取自该音乐剧核心意象的“萤火虫(Fireflies)”粉丝群体。粉丝们自发分享门票,通过社交媒体宣传作品,形成了口碑效应。朴天休作家说:“如果说韩国粉丝将感动藏在心里表达,美国粉丝则会以赞叹和掌声做出回应。”
谈及共同创作该剧的作曲家威尔•阿伦森,朴天休说:“我们的创作非常激烈,有时会为了一个词争论好几天。当我们努力创作出让彼此无愧的作品时,观众似乎也就能够接受了。”
获奖后是否会有压力?朴天休作家笑着表示:“说没有是假话。”
“看到托尼奖奖杯放在纽约家中那张简陋的餐桌上时,我心想‘这可怎么办’。但如果被奖项束缚,可能就会写出不自然的作品。我会和好搭档威尔•阿伦森互补协作。”
《也许美好结局》将于10月30日至明年1月25日在首尔斗山艺术中心莲岗厅举行第六轮韩国国内演出。制作公司NHN LINK的韩庆淑(音)理事表示:“我们计划弥补过去十年间的遗憾。百老汇版本正以2028年在韩国上演为目标进行准备。”
史智媛记者 4g1@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