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性的?现在,为什么亚洲人比西方人数学学的好呢?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里查德•尼斯贝以此做为话题,就文化与智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很多研究。他写了一本叫做《地理思维》的书,因而在韩国有很多热心读者。他说:“智力不受遗传影响,而是受环境的影响。”换句话说,韩国、日本、中国人之所以数学学的好是因为他们努力学习的结果。
▷近日,尼斯贝教授发表了就年龄对解决问题的影响的实验结果。研究组把居住在密歇根州的237人,分成25~40岁、41~59岁、60岁以上等三个小组,给他们提出问题后,让其自行预测结果。结果显示,参加实验的女性当中,尽管教育能力、经济水平是做出明智判断的重要因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解决纷争的能力就越突出。西方有句俗语叫做“年长智也长(Years bring wisdom)”,就是其跨时代的真理。
▷高丽时期时兴高丽葬风俗,当时名叫朴正乘的年轻人用背架把老母亲背到了山上。之后,他流着眼泪给老母亲磕头时,老母亲对他说“怕你迷路,我折断了树枝给你做了记号”。他不忍心丢下老母亲,就违反国法,偷偷地把母亲接回来继续侍奉母亲。当时,唐朝使臣拉来两匹一模一样的马,让其猜一猜哪匹是母马,哪匹是崽子。又说,如果猜错了,就会增加朝贡。回来后,他疑惑不解地问老母亲时,老母亲说:“先让马匹饿着,然后再给饲料。先吃的那匹就是崽子”。据传,这就是废除高丽葬的理由。
▷希腊有句格言,叫做“老人不在家,就会空空如也”,这正说明了生命的年轮有多么重要。与家庭一样,国家和社会也需要有智慧的老人。当然,一旦老了就会记忆力下降,不愿听别人的故事,坚持自己的经验等倾向。但反之,年龄在带走记忆力的同时会留下洞察力。所以,如果社会不采用老人的智慧和经验是无法发展的。而当国家越面临危机时,国家元老的智慧和洞察力就越显得惋惜。
评论员 郑星姬 shchu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