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水墨画替换“现代”服装

Posted August. 16, 2005 03:09   

한국어

探索从现代角度重新解释和发展东亚艺术悠久传统—水墨画道路的大规模展会隆重开幕。

首尔市立美术馆和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深圳花园上周在首尔市立美术馆主楼联合举办了“韩中现代水墨展”。此次水墨展是一次大型企划展。展示了一改水墨画带给我们的古典形象,努力将水墨画与现代生活条件和方式连接起来的两国40名作家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围绕继承传统和创新这一共同课题苦思完美结合方法的韩中两国水墨画坛的苦恼。

中国深圳由于与香港的来往频繁,近代化进展非常迅速。所以,深圳作家的作品中西方自画像的味道比中国传统技巧更浓厚,他们的现代画强调改变形态和形象。

中国的现代水墨画在主张创新水墨画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努力下,于20世纪初正式起步。高剑父、徐悲鸿、林风眠等作家以自己对西方画造型观念的理解为基础,掀起了对水墨画的现代解释热潮。

50年代后出现了反映日常生活的融入时代特点的作品。80年代因受到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社会现实的变化和文化的影响,中国现代水墨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展会上将展示董小明、黄一瀚、李华生、梁铨、刘子建、魏青吉、邵戈、石果、董中焘、王川、王天德、武艺、俞小刚、张浩、郑强、周京新等20名中国作家的作品。特别是,黄一瀚的作品《中国新人类》中画着韩国新一代歌手文熙俊的脸。这反映了“韩流热潮”。

首尔市立美术馆将分成4个类型,展示从60年代到90年代构成韩国现代水墨画不同阶层的20名作家的作品。以便生动地介绍50年代后探索水墨画现代化和认同感的历史主要过程。

第一集团是60年代在韩国画坛树立抽象领域的徐世钰、申永相(以上音译)、宋荣邦、郑卓永等“墨林会”的成员。第二集团是进入80年代,把重点放在体现水墨画具有的精神性价值,展开蓬勃的“水墨画运动”的作家群。其中有宋寿男、洪锡昌、李喆良、文凤宣(以上音译)。第三集团是张相宜、宋秀琏、宋嬉瑛、吴淑焕、李珉柱、李殷淑、李钟穆、赵舜缟、赵恒等执着地表现水墨画中心的个别作家。第四集团是90年代以年轻的作家为中心形成的“东风”派作家。代表性人物有朴炳春、柳根泽、郑镇龙(音译)。

17日下午6时,前国立现代美术馆长吴光洙和深圳花园副院长严善錞将举行座谈会,发表有关两国现代水墨画历史和课题以及前景的论文并展开讨论。这次展会将举行到9月18日。垂询电话:02-2124-8800



許文明 angel@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