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于10日独家掌握的保健福利部的“贫困层,次上位阶层的实际情况调查实施现状及结果报告书”,月收入不到最低生计费(以4人家庭为标准,106万韩元)的基础生活保障领取者和把月收入达到最低生计费的100∼120%的“次上位阶层”加在一起的贫困层达到了494.5335万人,占全国国民的10.4%。
尤其是收入还不到最低生计费的人多达384.5770万人(8.07%)。
该报告书是福利部从去年1月开始到今年8月为止,以全国为对象进行的实际状况调查,是提交给国会保健福利委员会的议员安明玉(大国家党)的资料。
此前,虽然有利用统计厅资料等来预测贫困层的资料,但是由政府机关经过直接的实际状况调查来正式统计“次上位阶层”和贫困层的,这次是第一次。
次上位阶层是指收入达到最低生计费的100∼120%“潜在贫困层”和虽然收入是在最低生计费以下,但因有固定财产(大城市为3800万韩元、中小城市3100万韩元、农渔村2900万韩元)而被排除在基础生活保障对象者之外的非供需贫困层加在一起的统称。
据报告书中的统计,全国国民中潜在贫困层有109.9565万人(2.29%)、非供需贫困层有248.6808万人(5.22%)、基础生活保障领取者有135.8962万人(2.85%)。
另外,被经常引用为估计贫困层的统计的国民健康保险公团的“3个月以上地区保险费滞纳家庭”也从2001年的161万户减少到了2002年的136万户,再增加到了2003年的156万户,在今年8月末现在再次剧增到了172万户。
实际上居民在纷纷要求洞事务所等一线行政机关扩大对基础生活保障领取者或次上位阶层的支援范围。
测定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所得5分位倍率”也从去年第4季度的5.25增加到了今年第1季度的5.7。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公共辅助研究部的责任研究员李贤珠表示:“由于经历外汇危机而使1997∼1998年贫困率急剧上升后,有一段时期有所减少,但是从2003年开始又重新开始上升了。”并分析道:“由于经济不景气的持续,零碎私营业者逐渐没落,日用职和临时职的从事者沦为失业者,从而导致贫困层在逐渐增加。
crystal@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