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给精神病患者带来二次痛苦的“烙印”

Posted August. 13, 2022 07:25   

Updated August. 13, 2022 07:25

한국어

“这个人到底是谁?”

 作者的父亲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平时不管儿子问什么问题,他都会亲切地回答。但是偶尔会突然变成完全不同的人。家人一起去外面吃饭的那天,他用充满不满的声音对岳母说出了粗暴的话。作者看着这样的父亲产生了疑问。“这陌生样子的父亲究竟是谁呢?”

 作者的父亲患有重症精神疾病(两极性障碍)。作者是美国旧金山大学精神健康医学系教授,在大学一年级时第一次听到父亲“偶尔会有精神不正常的时候”的告白。从那时开始到1995年父亲去世为止的24年间,他与父亲的对话等被编成了一本书。作者平静地讲述自己和家人因父亲的病而过着怎样的生活。这是为了克服留给父亲的烙印,坦率地与世界分享自己的经验。

 父亲于1936年9月从3米高的房子屋顶上跳了下来。当时年仅16岁的他在脑海中片刻不停地被呼吁从法西斯手中拯救欧洲的人的声音所困扰。在某个瞬间,他认为自己天生就具有拯救自由世界的命运,最终确信双臂会变成翅膀飞起来。

 比治病更困难的是与烙印的斗争。据作者介绍,烙印有“预想烙印”、“名誉烙印”、“自我烙印”。父亲总是担心自己的病会被别人发现(预想烙印),并且始终无法从认为自己是在世上没用的人的失败意识中摆脱出来(自我烙印)。母亲为了看起来像是正常的家庭,必须倾注各种努力(名誉烙印)。作者、妹妹和母亲为了每天看起来正常,只能忠实于“角色剧”。

 作者说:“烙印产生羞耻,羞耻产生沉默。”要想摆脱痛苦的心灵羁绊,迫切需要坦率的对话。他强调说,与烙印作斗争的最切实的武器是恢复包容自己和其他人的人性。


鄭盛澤 neon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