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鐵會長橋本英二在交易幾乎告吹的危機中也表現出了不放棄的強烈意志。”
美國《華盛頓郵報》在6月25日題爲《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的激烈努力》的報道中作出了上述評價。日本製鐵2023年12月公佈收購美國鋼鐵的計劃,18個月後的今年6月13日,得到了特朗普政府允許收購的決定。
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以日本特有的毅力克服了諸多難關,因爲與對美關稅談判相關聯,這一點尤其值得關注。產業界原先普遍認爲,在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情況下,外國公司很難收購被稱爲美國產業自尊心的美國鋼鐵公司。實際上,美國鋼鐵工會和政治家們以國家安全等爲由反對出售美國鋼鐵,前總統拜登今年年初作出了不允許出售的決定。從總統選舉前就反對出售的特朗普,去年12月還在“真實社交”上寫道:“我完全反對曾經偉大而強大的美國鋼鐵被賣給外國企業,尤其完全反對這次賣給日本製鐵。”
之所以能夠克服這種惡劣條件成功扭轉局面,是因爲日本製鐵和日本政府承諾到2028年爲止投入110億美元(約合15萬億韓元),準確地撓到了渴望投資的特朗普的癢處。此前,隨着特朗普引發的關稅戰爭導致紐約股市及美國國債價格暴跌,國內外強烈反對,特朗普誇口稱:“關稅將給美國帶來生產和工作崗位。”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製鐵正好提供了“因50%的鋼鐵關稅,決定大規模對美投資”的話題。
賦予特朗普可以對公司總部所在地和生產轉移等行使否決權的所謂“黃金股”也是原因之一。雖然有人提出了干涉經營的憂慮,但也有人認爲,美國鋼鐵自1901年安德魯·卡內基成立以來,是象徵美國產業化的企業,而這正是撫慰美國人失落感的“絕妙選擇”。
也不能不提,日本政府和企業渾然一體,努力說服美國政府和政界。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今年2月與特朗普舉行首腦會談之前,收集了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資訊,還準備了說服邏輯。因此,特朗普在會談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這不是單純的收購,而是投資”,展現了合作意向。哈德遜研究所負責日本事務的研究員威廉·楚(音譯)表示:“(石破的說服邏輯)非常聰明。這打開了談判之門。”
在石破茂致力於說服特朗普的時候,日本製鐵與當地政界和工會見面,闡明瞭“以收購爲契機,可以投資、引進尖端技術、創造工作崗位”的邏輯。此外,日本製鐵還斥資超過500萬美元,通過華盛頓著名遊說企業阿金·甘普與美國國會相關人士進行接觸,並聘請前國務卿蓬佩奧擔任顧問。面對來自特朗普的關稅風暴,韓國政府和企業有必要領會一下民官團結一心制定周密戰略、頑強展開說服戰的日本製鐵事例。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