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暴貧”應到此爲止

Posted June. 20, 2025 07:17   

Updated June. 20, 2025 07:17


“現在美國的20多歲年輕人應該是歷史上最生氣的20多歲年輕人。”

去年5月,爲了採訪支持時任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集會,記者曾訪問過紐約。在民主黨支持者佔絕大多數的紐約,看到支持特朗普的20多歲年輕青年,懷着新奇的心情搭話。當被問及支持的原因時,他突然吐露了現實的困難。

自己倒是即將讀研,朋友們卻面臨就業困難、月租和生活費大幅上漲,生活很困難。當記者反問“美國經濟增長率算是高的,你在說什麼”時,他搖搖頭說:“只有擁有股票或房產的一部分人在成爲富翁。我們這一代是不可能的。”

離開了政治地盤已久,但和他的對話一直留在我心裏。因爲讓我想到,資產通貨膨脹留下的傷痕是全世界共同的現象。紐約基本上是房價和月租數十年間急劇上漲的城市,但新冠疫情前後的上漲率更是連日刷新紀錄。我再次認識到,這種資產通貨膨脹有可能成爲拋開單純的經濟負擔,徹底改變人們看待世界的態度、選擇職業的標準、對婚姻的觀點等價值觀的心理創傷程度的問題。

不亞於紐約,首爾也眼看着房地產暴漲,後遺症相當嚴重。就算認真學習,找到比較過硬的工作,也無法擁有穩定的居住環境,這樣的空虛感和無力感壓抑着大多數人。難怪在一夜之間,隨着有無房地產而擴大的貧富差距,出現了“暴貧”的新造詞。

特別是首爾房地產問題,政府的規制反而助長了房價,刺激了恐懼心理,因此與其他國家的資產通貨膨脹有不同之處。金融當局有必要管理家庭負債,但如果限制實際需求者自行擔保、根據市場利率貸款,必然會產生副作用。因爲規制信號會助長恐慌性購買。

最具代表性的是,2019年12月將首爾全境捆綁爲投機過熱地區,禁止對15億韓元以上住宅進行住宅抵押貸款。這一政策的15億韓元既沒有明確的根據,也讓無辜的剛需者無法用自行擔保獲得貸款。最終,只有富有現金者才能接近首爾高價住宅。這隻能讓人積累“能貸款的時候就要貸款”的錯誤經驗值。

很多人分析說,新政府一上臺,首爾房地產就動盪不安,也反映了人們對進一步限制的憂慮。由於住宅擔保貸款可能出不來、土地許可制等限制可能擴大,連日來首爾各地的房地產收購絡繹不絕,市場呈現出過熱現象。

由於擔心房地產“火熱”,新政府正在研究通過銀行規制來調節住宅抵押貸款的總量。金融當局正召集銀行施壓,要求不能降低住宅抵押貸款利率。由此甚至出現了信用良好的住宅抵押貸款利率比個體戶貸款利率還要高的“倒掛”現象,導致實際需求者承擔了不必要的利息負擔。

想在穩定的居住環境中生活是人的本性。房地產價格暴漲使這一現象變得困難,會留下很長時間的傷痕,而且影響很大,因此新政府應該重點制定對策。但是,如果把重點放在抑制需求上,每當發出新設或廢除規制的信號時,就會提高市場的變動性。專家們一致指出,最終要把重點放在市場需求者想要的供給上。這就是政府即使需要時間,也要考慮以可持續供應爲重點的政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