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主要使用的信用卡公司、儲蓄銀行等第二金融圈的貸款滯納率達到10年來的最高值,亮起了紅燈。也就是說,在嚴重的內需不振和高物價、高利率下,不能按時償還債務的個體戶和弱勢群體正在激增。雖然為了不讓平民經濟被逼到懸崖邊,急需刺激內需,但包括補充預算案在內的實際對策仍然徒勞無功。
據金融監督院透露,信用卡公司的滯納率去年底為1.65%,是自2014年以後10年來的最高值。特別是信用卡貸款和現金服務使用額在3年內達到最大值,滯納率升至3.38%。也就是說,隨著去年銀行貸款門檻的提高,包括平民在內的信用度較低的小商工人和中小企業湧向信用卡公司的應急窗口,但未能償還。信用卡貸款、現金服務的利率年均達到14%-18%,很有可能成為不良的定時炸彈。
儲蓄銀行的滯納率去年底也達到8.52%,是2015年以後的最高值,滯納3個月以上的惡性比率接近11%。這是因為內需停滯導致家庭和企業的貸款償還能力惡化,再加上房地產項目融資貸款虧損。向中小型建設公司提供大量項目融資貸款的儲蓄銀行去年損失4000億韓元,連續兩年出現赤字。
問題是,受戒嚴、彈劾等影響,內需停滯延長,第二金融圈的滯納也有可能超出危險水平。分析1月份信用卡銷售額的結果顯示,被稱為家庭消費“最後堡壘”的教育費也在減少,消費心理陷入冰點。最近3個月內停業的個體戶也達27萬人。代表性內需行業建設業從年初開始,隨著中堅建設公司接連申請法定管理,連鎖破產的恐懼正在加大。
如果第二金融圈的虧損加劇,不能排除2003年因盲目信用卡貸款而引發的“信用卡大亂”或2011年因項目融資虧損儲蓄銀行接連倒閉的“儲蓄銀行事態”再次上演的可能性。重要的是,為了不讓背負債務的老百姓經濟崩潰,盡快編制補充預算,以解燃眉之急。此外,為了不讓弱勢群體的貸款虧損擴散到整個金融系統,要檢查薄弱環節,同時進行減少負債總量的結構調整。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