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股市是人工智能(AI)投資的百貨商店。現在有很多既盈利又高瞻遠矚的企業。”
上班族李某(42歲)從2023年開始全身心投入到美國股市。從AI芯片企業英偉達(NVIDIA)開始,現在投資範圍擴大到雲企業甲骨文、軍工AI公司 Palantir等。
在對韓國經濟持悲觀論的情況下,國內投資者“逃離國內股市”的隊伍越來越強大。據國會政務委員會所屬共同民主黨議員金賢正6日透露,去年國內投資者在美國等海外交易規模(買入、賣出合計)為1564.19億股,比2023年(1124.35億股)增加了39.1%。相反,國內股票交易規模為6352.54億股,同期減少了13%左右。與2021年(12283.42億股)相比,減少了壹半。美國股市因新的革新企業的登場,連日刷新了歷史最高值,相反,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在政府主導的“企業價值提升(Value-Up)”項目去年下跌了9.6%,表現不佳,投資者們大舉轉移。
專家們評價說,企業的革新差距決定了股市的競爭力。本報分析了從韓國經濟人協會那裏收到的2016~2024年韓美股市市價總額資料,結果顯示,英偉達等美國信息技術(IT)10大企業的市價總額合計增長5.6倍,而韓國10大IT企業僅增長了33.8%。漢陽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河俊京(音)擔憂表示:“如果投資者持續流失,國內股市將枯死。”
李棟勛記者、朴賢益記者 dhlee@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