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等媒體上月29日報道說,在美國“千喜壹代”(1981~1996年出生)中間,不申請休假,在休養地、辦公室外等地消極工作的“安靜的休假(Quiet Vacationing)”正在擴散。
新冠病毒疫情當時在規定的時間內只工作到可以避免解雇的程度,實際上像辭職狀態壹樣過活的“安靜的辭職(Quiet Quitting)”之後,又出現了“安靜的休假”的概念。如果說“安靜的辭職”意味著“決不會做收受的錢以外的事”,那麽“安靜的休假”則意味著“比起上司壓力較大的辦公室,想在舒適的氛圍中自由工作”。
據輿論調查公司哈裏斯波爾4月26日~28日以1170名上班族為對象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M世代勞動者中有37%的人回答“有過不通知上司或雇主就休息的經歷”。這與“X壹代(1965~1980年出生)”和“Z壹代(1997~2012年出生)”的回答者分別只有24%回答“有那樣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喜歡安靜休假的人群是年輕的專業人士。他們因為要遵守截止日期、提高生產效率的壓力,不申請休假。他們主張:“不想在拿很多錢的公司裏看起來像個懶蟲,所以申請休假很不安。”
特別是,不少公司或上司正式休假時,也經常有指示工作的傾向,這也是他們不休假的原因。在哈裏斯波爾的調查中,86%的受訪者表示,“休假時也收到了上司的郵件。”
對於安靜的休假,輿論意見不壹。批評者們指出:“不申請休假,比平時少工作是‘道德松懈’,如果被發現,對同事們也會造成損失。”相反,也有人反駁稱:“在職場感到職業倦怠或被低估的專業人士暫時充電的話,可以發揮更多的集中力和生產效率。”
但是有人指出,為了防止安靜的休假,增加帶薪休假天數的方案是不合適的。據哈裏斯波爾分析,每年擁有11~15天帶薪休假的勞動者很有可能用完休假天數,但如果得到16天以上,休假使用率就會明顯下降。
金允珍記者 kyj@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