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福瑟:“讀書能讓人以全新的方式看待生活”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福瑟:“讀書能讓人以全新的方式看待生活”

Posted April. 25, 2024 08:16   

Updated April. 25, 2024 08:16

한국어

“如果不想讀書,沒有必要壹定要去讀。但是通過所有偉大的作品,我們似乎以全新的方式看待生活,並更加理解生活。”

去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挪威作家約恩•福瑟(65歲)23日在首爾鐘路區光化門教保大廈與韓國讀者舉行視頻座談會時做出了上述表示。在“世界書籍和著作權日”的當天,他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他還強調表示:“讀書的話,會以更強力的方式感受到生活。”

當天的會面是大山文化財團、教保文庫、挪威駐韓大使館共同舉辦的“2024朗讀共鳴-讀約恩•福瑟”活動的壹部分。在200多名讀者參加的情況下,擔任主持人的文學評論家鄭汝蔚(音譯)代替讀者傳達了提問,福瑟持續了約1個小時的回答。

福瑟1959年出生於挪威海岸城市海於格松,1983年憑借長篇小說《紅、黑》登上文壇。以孤獨荒涼的海灣為背景,講述平凡的漁夫出生後走向死亡的過程的長篇小說《晨與夜》(2000年•文學村)等主要講述了死亡的故事。他說:“事實上,死亡對所有人來說都具有壹樣的意義。死後雖然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總有壹天會死”,“生者和死者之間的距離並不遠。”

福瑟在戲劇、小說、詩、隨筆、童話等多種體裁中創作了很多作品。他創作的戲劇曾900多次登上世界舞臺,是繼《玩偶之家》的作者亨利克•易蔔生(1828~1906年)之後上演最多作品的挪威劇作家。

他說:“剛開始是為了生計而寫戲劇,但跨越體裁反而讓作家生活變得更加輕松”,“寫戲劇時,可以應用在小說和詩作業中學到的東西。把這些都加起來,可以創造出新的語言。”

當被問及寫具有獨特韻律的文章的理由時,他回答說:“寫作本身對我來說就是音樂。”鄭評論家說“從妳的文學中得到了深深的安慰”,他像孩子壹樣燦爛地笑著回答。“我的作品好像不是很有意思的書。但是(我的書)能給讀者帶來安慰,我真的很開心。”


李浩載記者 hoho@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