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離“民心的審判”還有九天

Posted April. 01, 2024 07:47   

Updated April. 01, 2024 07:47

한국어

《東亞日報》在創刊104周年之際實施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在此次4月10日議會選舉選區選舉中將投票給哪個政黨候選人的提問,45.5%的受訪者表示將投票給共同民主黨,34.7%的受訪者表示將投票給國民力量黨,5.8%的受訪者表示將投票給其他政黨。共同民主黨以10.8個百分點的差距領先。回答者對比例代表選舉的投票意向也依次為國民未來29.8%、祖國革新黨24.0%、共同民主黨20.6%,泛在野圈超過了執政黨。

此次輿論調查結果9天後,在野黨是否確實取得壓倒性勝利還有待觀察。但在野黨的整體優勢體現出了民心對尹錫悅政府兩年國政運營的冷靜評價。在兩次總統大選之間進行的議會選舉往往帶有對政府執政黨進行中期評價的性質。此次調查中,“牽制政府”論高於“國政穩定”論,從對尹總統履行職務的嚴酷評價(“做得不好”61.5%、“做得好”32.7%)來看,是不可避免的。

政府和執政黨雖然將生死存亡寄托在此次議會選舉的勝利上,但從目前來看,似乎還不足以改變民心所向。國民力量黨迅速轉換成緊急對策委員會體制,提出了“擴大首都圈”論和投入預算公約。連總統也通過接連不斷的民生討論會為執政黨助力。但壹段時間以來累積的國民失望情緒並沒有平息。特別是總統首席秘書爆粗話和駐澳大利亞大使的任命和出國爭議未能及時平息,甚至連醫大擴招政策也遭到了“沒有對策就強行推進”的反對。

事實上,對在野黨的高度支持不能不說是得益於政府和執政黨“徒勞無功”的逆反現象。共同民主黨因反對黨代表(黨首)李在明勢力的“非明橫死”公推,祖國革新黨因眾多腐敗嫌疑人物的比例代表分配,不得不面對輿論的嚴厲批評。盡管如此,政府和執政黨表現出的無能、獨斷、不通的政治使此前針對巨大在野黨橫行的“審判在野黨”論黯然失色,最終未能超越“中期評價時間”。

雖說民心浪潮洶湧,但不知道今後會有什麽樣的變化和波折。對於朝野政黨熱情支持層以外的選民來說,此次選舉並不是最佳的選擇。甚至不是次善,而是要進行次惡的“勉為其難”式投票。目前,國民雖然正在嚴厲譴責政府和執政黨的傲慢和獨斷,但也會對徒勞無功的在野黨的傲慢保持警惕。剩下的9天,最終結果將取決於誰以更低的姿態真誠地接近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