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改變犯下嚴酷罪行的人再送走很重要”

Posted March. 06, 2024 07:48   

Updated March. 06, 2024 07:48

한국어

“如果不是死刑犯,總有壹天都會出獄。如果是這樣的話,哪怕是壹點點,讓其成為更好的人再送走,不也是對我們社會有益的事情嗎?”

4日在京畿驪州市希望教導所見到的金英植所長(61歲•群山梁門教會牧師•音譯)表示:“犯下罪行當然要付出代價,但是韓國社會似乎對教化的必要性認識多少有些不足。”2010年開業的希望教導所是由新教界設立的阿加菲財團受國家委托運營的韓國國內最早的民營教導所。矯正幹部出身的金所長在名譽退休後接受牧師按手後,參加了所長招募,於去年1月就任。

―聽說在押人員在食堂壹起吃飯了。

“國營教導所大部分都是在各自被關的房間裏吃飯,但我們在共同食堂400多名在押人員分4班壹起吃飯。吃完飯各自回自己的房間。雖然有人擔心在押人員之間發生爭吵或爭執怎麽辦,但我上任的1年多時間裏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壹起走路、吃飯、聊天是人類的基本需求,身體上也是健康的活動。我們認為這樣的活動對教化有很大的幫助。”

―有人認為應該讓犯罪人員付出更加殘酷的代價,對此您怎麽看?

“我也理解那種心情。有罪就該接受處罰。但是在犯罪的人中,從小就處於惡劣的環境,所以只看不好的東西學習,所以這樣的情況也很多。如果不是死囚,總有壹天會出獄,在教導所也得不到好的文化和溫暖的愛,出去會怎麽樣呢?處罰固然重要,但更應該註重教化。正常的教化當然需要改善在押人員的人權和待遇等。”

―聽說希望教導所的誌願率超過了3、4比1。

“壹般每月大約有20人左右,全國的教導所都會來申請。申請資格為7年以下刑期、2次以下前科等,但不包括黑社會或毒品等重罪。看完申請資料後進行面試,最重要的是‘變化的意誌有多強烈’。不管怎麽說,待遇也很好,比起國營教導所,教化項目和指導工作進行得更加針對性,所以報名的人很多。”

―您說教導所是改變人的最後壹道關卡。

“因為身處惡劣的環境,所以陷入了犯罪,如果教導所比惡劣的環境還要糟糕的話,出獄後會怎麽樣呢?普通民眾將遭受損失。在押人員中,從小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傷害的人很多。因為他們自己沒有經歷過被原諒的經歷,所以不知道原諒別人,因此憤怒積累,最終導致犯罪。但是在這裏接受良好的教育,與誌願服務者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得到充分的機會,可能會有所改變,但不能放棄,不是嗎?”


李鎭求 sys1201@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