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再生醫學,新時代成長動力”,日本政府打破預想,迅速給予認可

“再生醫學,新時代成長動力”,日本政府打破預想,迅速給予認可

Posted February. 15, 2013 02:59   

한국어

日本神戶的某醫院會在今年內世界首次開始利用誘導萬能幹細胞(體細胞逆分化幹細胞·iPS)的臨床研究。去年得到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在2006年8月份世界首次在動物的皮膚上制造了iPS,到臨床研究時隔了6年半。先占再生醫療領域的日本的活動正在加速進行,在癌、神經疾病等不治性疾病的治療上是否能開啟新的一幕受到了人們的關註。

神戶市立醫院尖端醫療中心倫理委員會13日認可了日本文部科學省所屬理化學研究所古橋政代(女)研究組申請的利用iPS的再生醫療臨床研究計劃。尖端醫療中心會與理化學研究所一同在下個月申請厚生勞動省的認可。日本政府計劃將使用iPS的再生醫學當作新時代成長動力,決定在10年裏投資1100億日元(約1兆2760億韓元),因為很有可能會在今年內得到認可。

尖端醫療中心計劃在導致視力障礙的疾病—老人黃斑變性患者的治療上利用iPS。方法是用患者的皮膚細胞制造iPS後移植到網膜,恢復視力。研究組將眼睛作為第一個臨床實驗對象是因為眼細胞和組織容易發生癌癥,發生癌癥後容易用激光進行治療。

日本的iPS臨床研究的速度之快是破例性的。醫學領域上將基礎研究應用到臨床上通常需要10年左右。日本政府計劃從眼睛開始,將iPS臨床研究擴大到血液、神經系統、腎或肺等。

國內科學家們大體上歡迎iPS的第一次臨床認可。去年iPS研究得到了諾貝爾獎,但是很多人預測臨床試驗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實際上在2006年第一次在學術界介紹iPS技術的時候,專家們預測該技術要進行臨床試驗,會遇到很多阻礙。將體細胞逆分化為iPS所需的4個遺傳因子中2個是致癌因子。而且將這些遺傳因子放入體細胞的時候將細菌作為傳達物質,如果細菌的遺傳因子出現的話有可能會導致癌癥的發生。山中教授也預測利用iPS的再生治療的開始需要花費20年的時間。

幸好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現了很多可以解決該問題的解決方法。找到了可以代替致癌因子的因子,也出現了用蛋白質或納米因子作為傳達物質的方法。

濟州大學生命工學部教授樸世弼預測說:“可以認為這次的臨床認可表明,將用iPS制造的臟器適用在實驗動物身上的階段已經驗證了安全性”,“如果臨床研究成功進行的話,將iPS利用在多種疾病上的研究會快速進行。”

天主教大學醫學院教授吳一煥表示:“這次研究的目標將不會拘泥於治療效果,而是確認用iPS制造的臟器在人類身上也非常穩定的事實”,“有必要關註研究結果。”



裵克仁  bae2150@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