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進口物價增長率創10年以來新高,接近於外匯危機後的增長率。尤其是原油、礦物質、農水產品等原材料價格,呈現出了自建立統計資料以來最高的水準。
根據韓國銀行13日發佈的“進口物價趨勢”:5月份,進口物價(以韓元為標準)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4.6%。這是自1998年3月(49.0%),10年2個月以來創下的最高的增長率。去年8月,進口物價增長率為―0.7%、10月為7.5%、今年1月,21.2%、4月,31.3%,漲幅正逐漸加大。
不考慮匯率,計算出來的5月的進口物價增長率為27.6%,也就是說,44.6%的增長率中有17%是匯率上漲而引起的。
根據加工步驟分,5月份,原材料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83.6%。創自韓國銀行開始進行相關統計的27年以來最高的增長率。中間材料進口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28.8%、生產材料上漲17.5%、消費資料上漲了19.8%。
此類決定消費價格的物價標準接連暴漲,使人們擔心“物價休克”是否會成為現實。1998年,外匯危機當時,國家信譽度下降,使得韓元匯率驟降,消費者物價在1年內上漲了7.5%。
今年5月,消費者物價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4.9%,這是從2001年6月(5.0%),6年11個月以來的最高紀錄。此外,上產材料物價上漲了11.6%。這是從1998年10月(11.7%)開始,9年7個月以來的最高紀錄。
俞載東 jarrett@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