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術品拍賣市場上,最高成交價不斷刷新的情況下,美術界擔憂“過熱”後遺症的呼聲越來越高。
本月2日,在首爾鍾路區平倉洞的首爾Auction拍賣會上,畫家朴壽根的油畫《洗衣處》(72×37釐米)以國內拍賣歷史上的最高價——45.2億韓元成交,畫家金煥基的油畫《花與缸》(147×98釐米)也以他的作品中最高價30.5億韓元成交。這是自朴壽根畫家的作品《市場的人們》(62.4×24.9釐米)以25億韓元成交後時隔兩個多月再一次刷新最高成交價紀錄。2000年曾以3.9億韓元的價格售出的金煥基畫家的作品《15-XII 72 #305紐約》在3月重新出現在拍賣市場上,此次是以10億韓元成交。
“作品價格高空行進”熱潮正向20、30多歲年輕畫家的作品蔓延。
被稱爲“牛仔褲畫家”的崔素英(音譯,27歲)貼上牛仔褲碎片製作的《釜山風景》在4月26日舉行的首爾Auction拍賣會上,以5700萬韓元成交,遠遠高出了當初首爾Auction方面推測的1000萬∼1500萬韓元。以寫實性地畫出杯中糖果的安聖河(音譯,30歲)的作品《糖果》也在同一天以2500萬韓元成交,達到了當初推測價的5倍。
在年輕畫家們的作品躍升成爲美術品拍賣市場的“藍籌股”之後,畫廊和美術品收藏家之間興起了收集年輕畫家作品的熱潮。
平倉洞的G畫廊館長表示:“最近甚至出現了職業級畫廊將年輕畫家們的作品一掃而空的說法,興起了追捧年輕畫家的熱潮。”在去年底的弘益大學美術研究生院畢業展示會上,上演了國內職業畫廊館長也到場參觀的稀有風景。當時參加展示會的一個畢業生表示:“僅僅在3、4年前,參觀者還只有畢業生的朋友和家屬。”對發生的巨大改變吃驚不已。
韓國畫廊協會推算的去年美術市場規模爲大約3000億韓元。除了市場膨脹將鞏固美術界的土壤的肯定性評論之外,最近的熱潮是“畸形”的憂慮也在變大。
無論是元老畫家,還是年輕畫家,只有極少數畫家的作品價格迅速上升的“傾向現象”現象被指出爲問題點。
美術界指出,最近作品價格暴漲的畫家有李大源(音譯)、高榮勳、裴炳雨(音譯)、史奭源等30多名左右,這些人的作品佔據了市場交易的90%。
在年輕畫家層,“傾向現象”和作品價格暴漲情況更加嚴重。2004年通過香港克裏斯蒂拍賣,一躍成爲明星的崔素英出道4年多之後,其作品價格上升到了與公認的中堅畫家作品價格相似的水平。
美術評論家丁俊摸(50歲)表示,最近的作品價格高空行進上“投機性”較濃,並分析說:“這是一種不是用眼睛去看作品購買,而是想要通過耳朵聽來購買作品的人們造成的現象。”就是說:“隨著只憑藉海外拍賣價格和傳聞來購買作品的人們的增加,只有部分作品的價格在不斷飆升。”
nu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