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主張說,韓國在以後20年間應該對從事目前科學技術和發展科學技術的人才“冒危”大膽進行投資。
另外,還有人擔憂說,爲了考入英才學校而在輔導班解預測題,爲了在英才學校提高平均分數而針對性準備高考。以這種教育體系很難培養出世界級科學英才。
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校長徐南杓和SK通訊公司總經理金信培於26日下午在首爾中區獎忠洞2街道新羅酒店會議室舉行的主題爲“世界級科學人才該怎樣培養?”的特別面談中指出了上述問題。
徐南杓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擔任了40年的教授,在這期間還擔任了11年的機械工程學科學科長,是一位世界級著名學者。另外,在大學期間專攻産業工程的金信培是引導韓國最大移動通訊企業SK通訊的資訊技術(IT)業界核心經營者之一。
在當天的面談中,徐南杓主張說:“現在韓國是依靠20年前投資的汽車、鋼鐵、電子等行業存活,但是20年後的生活卻令人擔心。由於專利問題受阻,現在已經不能從先進國家引進技術,因此不能害怕風險,應該果斷對新型科學技術進行投資。”
金信培說:“目前中國從美國邀請優秀人才,提供研究人力和研究室,從而獲得了很大成就。”由此強調了對人才進行重點投資的重要性。
對最近出現的躲避理工科現象,兩位人士都強調說:“成爲理工科人才確實有很多困難,但是將來的發展前途卻非常光明。”
文權模 kunta@donga.com mikemo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