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爾江南區驛三洞,專門面向地攤商開放的所謂的“地攤專用租賃大廈”將於今年6月開張。
專門爲地攤商建設商業用大廈這還是第一次,2004年爲了整頓街道而被撤走的驛三洞德黑蘭路一帶143個地攤中的86個將率先入住進該大廈內。
▽餐廳和農產品常設賣場的入住=江南區改造了已經確保的地上3層,地下1層的大廈,並計劃在去年10月開張。但是隨著在該建築物發生了安全問題之後,決定建設地上5層,地下2層規模的新的建築物,當初的日程也被向後推遲。該新建的建築物就是此次開張的地攤租賃大廈,首先將由土産餐廳和農產品常設賣場入駐。
江南區預定向入住到地攤租賃大廈的商人,只收取最小限度的租賃費和管理費。
江南區的相關人士表示:“對將要入住租賃大廈的地攤商人的財産狀況進行徹底的調查,並不准其將店面轉讓給其他人。”並表明了要徹底管制入住權的任意轉賣等的方針。
地攤租賃大廈事業如果獲得成功,江南區就打算長期性地追加購買大廈,讓江南區剩下的440個地攤(以2005年爲標準)都入住到大廈內。
用在這方面的江南區的預算,是現有大廈的收購費用107億韓元和新建築物的建設費用46億韓元等,共153億韓元。
對此,自治區的一位相關人士指出:“地攤商不論是生計型還是企業型,全部都不繳納稅金,帶有明顯的違法行爲,因此如果出現地攤租賃大廈,地攤商管制對策的根基會有所動搖。”
▽對策=去年首爾的地攤商是共有1.3715萬個。從2000年的1.8454萬個變成了2002年的1.4540萬個,到2004年是減少到了1.3524萬個,不過正在顯示出重新增加的趨勢。
鍾路區的一位相關人士透露,雖然在隨時地展開對地攤商的管制,但是“沒收地攤→抗議→徵收罰款後返還→繼續擺攤做生意”的惡性循環仍在持續。
該相關人士表示:“從帳篷馬車(音譯)上産生的食物垃圾都堆積在街頭上等,正在破壞城市美觀。”並稱:“將地攤商驅逐到能夠形成商圈的外地等,有必要制定出體系性的地攤商對策。”
首爾市在進行清溪川復原工程的時候,在中區東大門運動場爲這一帶的地攤商開設了傳統樂器市場。
在這裏的落戶的地攤共有900多個。首爾市給他們供應自來水,電費則是由各地攤商自行解決。
首爾市的相關人士表示:“地攤租賃大市或傳統樂器市場,只能是臨時方便。”並稱:“特別是,如果讓地攤入住到租賃大廈內,很有可能會有更多的地攤商走上街頭擺攤做生意。”
在美國或歐洲,是以嚴格的許可制來運營地攤商。只能在政府制定的日子裏擺攤做生意,並且要義務性地繳納稅金。城市規劃專家提議效仿外國的這種地攤對策。
黃泰勳 beetlez@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