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银行指出,尽管消费者物价涨幅维持在2%水平,但民众仍感物价高企的原因在于新冠疫情全球性大流行后生活必需品价格急剧攀升。
18日,韩国银行在《物价稳定目标运行情况检查报告》中表示,今年上半年(1至6月)消费者物价与核心物价(剔除食品与能源)涨幅均在2%目标值附近波动。然而报告分析称,因新冠疫情导致生活必需品价格已大幅上涨,家庭负担显著加重。与2019年末相比,上月消费者物价上涨15.9%,而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19.1%,食品价格涨幅更达22.9%。
韩国民生必需品价格相较主要国家亦处于高位。以2023年经合组织(OECD)国家衣食住价格为基准值100时,韩国服装价格指数达161,食品为156,居住成本为123。尤其2021年至今年5月期间,以必需品为主的生活物价累计涨幅达19.1%,较消费者物价涨幅高出3.2个百分点。
首都圈与地方房地产两极分化加剧了居住成本压力。韩国房价两极化指数(全国房价与主要城市房价比率)逼近1.5倍,超越中国、日本等国。青年人口涌向首都圈推高需求,而需求萎缩的非首都圈住宅供应扩大,致使两极分化加剧。截至今年3月,各地区实际居住成本中位值显示:全国月均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200元),首尔高达229万韩元,较最低的全罗南道(49万韩元)超出4.7倍。
洪锡浩记者 will@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