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朴正熙总统也称赞的幕僚,是什么样的条件?

Posted June. 10, 2025 07:44   

Updated June. 10, 2025 07:44


李在明总统4日进行就任后的首次人事安排时表示,“忠于国民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有能力”,表明了人选标准。即使以“忠于国民”为前提,比起能力,总统更重视忠诚,这一点引人注目。虽然宣布紧急戒严、限制国民基本权利的前总统尹锡悦的罢免也有影响,但曾任京畿道知事的李总统的人事安排也大同小异。

一名京畿道出身人士说:“有人说,要想成为李在明的人,需要三方面。”第一是忠诚。不背叛而完成任务的忠心耿耿的人。第二是年龄。李总统表示,工作的时候不会礼遇元老或前辈,所以会重用比自己年轻的人士。第三是不搞势力化的人。李总统在第一次人事安排中选择同岁的党首席最高委员金民锡为国务总理候选人,选择年轻11岁的70后议员姜勋植为秘书室长,这并非偶然。

也有分析认为,李总统之所以把忠诚放在能力之上,是因为自己曾担任过城南市长和京畿道知事等职务,是一位精通实务和现场的政治家。即使总统的想法不是这样,如果外界这样想,周围也会出现这样纠缠的、争相忠诚的人。同质群体中发生的“集体思维”错误,是常见的决策失败原因。身边有相似想法的人越多,就越要警惕。

李在明在就职演说中表示:“朴正熙政策也好,金大中政策也好,如有必要,我都会用。”第二个人选标准即“能干”的条件可以从过去学到。得到朴正熙前总统称赞的能干幕僚的条件,是用有限的资源克服矛盾的情况的能力。2019年去世的前总统经济第二首席秘书吴源哲在生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幕僚们应该时刻拥有总统要求的答案。为了听到总统夸奖脑子好使,我经常思考和苦恼。”

吴元哲毕业于首尔大学工学院。他说,由于爆发猪霍乱,猪肉出口之路受阻,他提出了像德国一样用肉制作火腿和香肠、用皮革生产军靴的想法,受到了朴前总统的称赞。朴前总统在经过高速公路时,被问到如何消除隧道内部黑乎乎的煤烟时,提出了将瓷砖贴在墙上以便于擦拭的对策。隧道的瓷砖墙就在那时建成的。在重化学工业培育过程中,造船厂人力不足问题浮出水面,投入工作岗位不足的女性人力解决了问题。

2025年的国政更加复杂多端。即使为了与美国结束关税协商,要减少对美贸易顺差,也要守住韩国出口企业和就业岗位。即使为了摆脱“零增长”危机而投入财政,也不能为了下一代而忽视国家负债。既要维持首都圈的竞争力,又要培养地方经济,还要进行减少青年负担,保障老年收入的年金改革。在搞活建设景气的同时,要避免房地产过热,减轻个体户的债务负担,同时要防止道德败坏和逆向歧视。为了KOSPI 5000时代,即使保护股东价值,也不能损害企业价值。这些都是有可能产生反目和矛盾的难题。

再有能力的总统也不能独自领导国家。即使就着一行紫菜包饭举行争分夺秒的会议,如果没有幕僚们365天思考解决方法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也是徒劳。特别是,要想在经济、金融、产业技术成为霸权竞争武器的地境学时代活下坻,就需要金大中强调的“书生问题意识和商人的现实感”,和朴正熙称赞的“匠人解决问题能力”。找到具备这种条件的幕僚、阁员、公共机关负责人,才是真心忠于国民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