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老人贫病交加,上调老年人标准令人忧惧

Posted May. 15, 2025 07:25   

Updated May. 15, 2025 07:25


  获得2022年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特别提及奖的日本影片《计划75》聚焦日本的超高龄社会问题。影片设定在一个虚构的日本,政府为75岁以上老人提供安乐死支持的“计划75”政策得以实施。影片描绘出一个充斥着“老年人增多拖累国家财政、年轻人蒙受其害”这种仇视老年人观念的社会,最终催生出如此残酷的制度。

  “75岁”之所以成为电影主题,是因为它与日本将75岁以上定义为“后期高龄”的标准深度关联。即便是在老龄化全球最快的日本,老年人中进一步高龄化的问题仍给医疗与照护体系带来沉重负担。出生于1947年至1949年的“团块世代”在今年全部步入75岁以上,预计后期高龄人口将达2154万人,占比约18%。日本老年学会2017年提出将老年人定义调整为准老年(65岁至74岁)、老年(75岁至89岁)、超高龄(90岁以上),即是为此未雨绸缪。

  2023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20%,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也面临类似处境。预计到2050年,韩国老年人口比重将达34%。若低出生率趋势持续,15岁至64岁的生产年龄人口每人需扶养的老年人数将从2024年的0.27人增加至2050年的0.73人。

  因此,学界与市民团体等专家本月9日提出建议,呼吁将老年人年龄标准逐步上调至70岁,计划以每两年增加一岁为原则,至2035年实现70岁老年标准。提出该建议的依据还包括,1981年《老年人福利法》规定老年标准为65岁时,韩国人预期寿命仅为67.9岁;而至2023年,预期年龄已增至83.5岁。

  社会认同度亦较高。多项政府调查显示,国民普遍认为70岁前后才是“老年”的开始。60多岁仍保持健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年轻老年人”群体不断增加,也是支撑这一观点的重要原因。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上调老年标准。最大的担忧在于65岁起可获得的福利减少,以及由此引发的贫困加剧。专家们在9日的建议中强调:“必须延长就业年限,防止收入中断,并逐步上调领取养老金的起始年龄与缴纳年限。”这一主张的前提是,截至今年4月,韩国60多岁就业者达690万人,超过50多岁的667万人,表明高龄人口经济活动活跃。但每位就业老人的境况并不相同,也有不少人因依靠基础养老金与福利难以维生而不得不外出求职。

  尽管韩国老年人健康状况普遍改善,健康寿命超过70岁被作为上调老年标准的依据,但收入差距造成的健康不平等仍然严重。高丽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授尹锡俊(音)的研究显示,收入最低20%群体的健康寿命为66.22岁,较收入最高20%群体短8.66年。

  尽管上调老年标准不可避免,但不能仅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为目的。今年1月,国会预算政策处分析称,若将老年标准提高至70岁,仅基础养老金一项,每年可节省6.8万亿韩元。然而,此类改革必须配套完善针对贫困老人的支持措施。目前韩国老年贫困率为38%,仍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