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轻易被日本破解的韩国造船前三体制

Posted March. 21, 2016 07:14   

Updated March. 21, 2016 07:30

한국어

韩国造船业三巨头曾经是世界造船市场的三强,如今却把第三把交椅拱手让给了日本企业。据分析机构(英国克拉克森)20日发表的2月底订单余量,现代重工业集团和大宇造船海洋集团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位,但原居第三的三星重工业集团却输给了日本的今治造船集团。截至2015年1月,日本已经在月度新接订单量上连续6年8个月占据世界第一。在韩国造船企业沉没之际,日本却成功地实现了东山再起。

昔日世界市场占有率连10%都不到的日本,能够实现复活当然得了弱势日元的帮助,但坚持不懈进行扎实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开发,才是更加重要的原因。2014年IHI联合海洋公司和环球造船的合并,产生了称霸世界的第四大联合海洋公司(JMC),而今治造船和三菱重工单则把LNG造船部门单列出来,组建了专门的LNG造船厂。时隔18年之后重新扩建船坞的日本国内最大造船企业今治造船,把构建可以应对任何普通商船的“船舶百货店”为目标,在与船舶用螺旋桨方面排名第一的中小企业携手,领先进行技术开发。反映海洋污染排放越来越趋于严格的趋势,在亲环境船舶的开发方面也迅速启动。日本政府也作出积极回应,给予重新整合的公司相当于船舶价格80%的金额适用1%的利率,予以优惠支援。

曾经因赶超日本而欢呼的韩国造船业,已经陷入了泥淖。去年大宇造船海洋公司国内企业史上出现了首次超过5万亿韩元的营业亏损。同期纯损失(51424亿韩元),也是继外汇危机时期起亚汽车之后的第二高。虽然投入了国民血税4万亿韩元,但没有任何人为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亏损负责。因为国会大选之风,连结构调整也陷入了无限制的推迟。

国内造船业界今年第一季度的新订单,估计也将是零。仅仅5、6年前,国内三巨头还掌握了世界市场的70%,现如今已经掉到了30%的水平(目前中国占40%,日本占30%)。在这次调查中,进入前十名的中国企业多达3家,中国企业进入前三的日子也为期不远了。造船产业和汽车和半导体一道,是韩国的主力产业。不但出口比重高,创造的雇佣也是每10亿韩元10人,远远高于汽车(8.8人)和半导体(3.8人)。韩国造船业想要度过“最艰难的冬天”,迎来春天,就必须向在“日元高时代”也成功改善了体质的日本企业学习。



许文明 评论委员 angelhuh@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