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首尔大学出身-理工科-赴美留学形成主流

Posted June. 16, 2006 03:09   

한국어

国费留学生一度成为令人羡慕的对象。在学习和掌握外国的先进学问,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的宗旨下,开始执行的该制度培育出了很多人才。在1977年引进的国费留学生制度,在今年迎来了第30个年头。那么国费留学生的出身学校和专业是什么,这些人在回国后又在从事什么活动呢,本报对此进行了调查。

本报掌握了主管国费留学生选拔的国际教育振兴院内部资料,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得出,国费留学生在初期是首尔大学学生和理工科学生占据了压倒性的数量,但出身大学和专业是逐渐变得多样化的趋势。另外,这些人的留学国家也摆脱了偏重于美国的倾向。

▽“国费留学生=首尔大学学生的公式被打破”=从1977年开始到去年为止,共1761名的国费留学生的出身大学中,首尔大学以1177名(67%)占据了第1位。其后依次是韩国外国语大学(100名)、延世大学(85名)、高丽大学(68名)、汉阳大学(42名)、庆北大学(39名)、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31名)、釜山大学(21名)等。

但是随着政府从1996年开始逐渐减少理工科系的选拔比率,对冷门学问引进配额制,首尔大学出身的比重出现了大幅减少。首尔大学出身的比率从1977∼80年的66.7%、1981∼85年的78.2%、大幅减少到了1995∼2000年的46.1%、2001∼2005年的33.8%。

将全体国费留学生从性别上看,男性共有1548名,女性是213名,但是在2001∼2005年的136名留学生中,女性有50名,占据了36.7%。

▽摆脱理工科中心=如果将国费留学生按照出身大学的学院、专业来进行分类,机械工学125名(7.1%)、电子工学106名(6.0%)、化学工学86名(4.9%)、金属工学78名(4.4%)等,前10位全部被理工科占据。进入前20位圈的人文科的专业只有教育学(27名,1.5%,第15位)和经济学(21名,1.2%,第20位)而已。

虽然政府从1992年开始,给冷门学问分配了名额,人文科专业学生在30年来共有341名(19.3%),艺体能系的只有24名(1.4%),理工科学生依然占据了全体的8层。

在全国培养出最多的国费留学生的系是首尔大学机械工学系(96名,5.5%)。但是机械工学系在2001∼2005年是大幅减少为5名(3.7%),电子工学系也从1977∼80年的21名(10.8%)大幅减少到了2001∼2005年的2名(1.5%)等,进入2000年以后,理工科的国费留学生正在大幅减少。

而包括阿拉伯语的人类学、中国史学、印度语学等多样的学院的学生在2000年以后新加入到了留学之路上。

▽从美国到中国等地=国费留学生的留学国家中,美国是当仁不让的第1位。在全体国费留学生中,有78.1%(1375名)在美国留学。英语圈国家的英国是以109名(6.2%)紧随其后,之后依次是日本52名(3.0%)、德国39名(2.2%)、俄罗斯28名(1.6%)、法国25名(1.4%)、中国22名(1.2%)等。

但是随着理工科“退潮”,冷门学系的学生增长,留学国家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美国的留学生从1981∼85年的384名(93.0%)大幅减少到了2001∼2005年的65名(47.8%)。

但是在同期,日本留学生是从 2.7%增长到5.1%,中国留学生是从1991∼95年的5名(1.6%)增长到2001∼2005年的9名(6.6%),所占比率出现了大幅增长。

国际教育振兴院从1992年开始,为了留学国家的多边化,对部分专业是指定了派遣国家。

在自费留学也不是很容易实现的70、80年代,国费留学生被认为是当代“秀才”,但是从去年的竞争率来看,也有部分未达标的专业。现在国费留学生制度甚至是被理解为政府对冷门学问的支援政策。



權惠珍 pen@donga.com hjkw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