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观点]“间谍前科”诉讼

Posted December. 28, 2005 03:19   

한국어

曾任大法院法官的方顺元(已故)说过,审判类似于体育比赛。因为很难预测胜败结果,而且一直到最后仍然引发观众的兴趣。特别是诉讼资料分量差不多,而且法律方面的问题模糊不清的时候,就更像体育比赛。审判和体育比赛在“裁判”宣布结果之前,都无法预测胜负。两者相似的地方还有,“裁判”的公平作用是关键因素。

▷但是审判经常被政治“牵着鼻子走”。因为政治斗争的舞台扩大到了审判领域。维新政权通过秘密操作实现的停止在野党总裁职务的“假处分”也是如此。为了拉下通过正常选举当选的总裁,怂恿反对派提出诉讼。这就是以审判为名的政治斗争。1999年,国家情报院的窃听行为将要被公开的时候,国情院贼喊捉贼似地以泄漏秘密和损毁名誉为由起诉了在野党院内总务。在野党又以违反《通信秘密保护法》为由起诉了国情院院长。如果一方提起诉讼,另一方也跟着起诉予以应对。

▷转移到法庭的政治斗争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不了了之。在审判初期阶段,不管是被冤枉,还是“局促不安”都气势汹汹。就像方顺元所言,都通过有理有据的主张进行论战,所以很难判断“真相”到底如何。等到舆论的批评和愤怒消失的时候,就像没有发生这些事情似的集体撤诉。仔细分析就可看出,通过“进行骚乱”、“耍赖”平息舆论才是政界的真正目标。

▷现如今,“审判政治”、“装模作样诉讼”过于频繁。朝野政党之间、利益团体之间太频繁地进行“名誉损毁”斗争。这次因为保守团体发表声明称:“在这个社会,有间谍前科的人调查军队司令官也无人阻止。”所以疑问死真相调查委员会前任调查官们以损毁名誉为由起诉了保守团体代表,但是最终败诉。法官判决的宗旨是“疑问死调查委员会委员也是监视批评的对象,虽然存在有些夸张、不恰当、尖锐的用词,但是重要部分符合客观事实。”世上万事都符合过犹不及的道理。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诉讼都是越少越好。

评论员 金忠植 s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