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医生和药师放弃医院或药局进入制药公司。这是由于随着医药分业的实施、竞争的激化,开业不等于成功而出现的现象。在进军领域上,除了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外,还有企划、经营、营业、消费者咨询等,也是多样的趋势。
○ 向新的领域发起挑战
保宁制药学术营销(SA)组的8名组员全部都是药师。经营10年药局的部长朱景美(43岁、女)表示:“想在能够在多样的领域体会到成就感的制药公司工作。”并称:“经营药局的经验也给了我很多帮助。”
自从实施医药分业的2000年以后,药局销售大幅减少,药师向制药公司、网上购物等企业领域的“转业”正在增加。
据大韩药师会的统计,不在药局工作,而进入企业的药师△2002年为1420人(全体药师的5.58%)△2003年为1535人(5.65%) △2004年为1579人(5.94%),正在持续增加。
医生也转向研究开发、经营等,向外寻找新的机会。
原来的工作是妇产科医生,后来转到跨国制药公司担任亚太地区营销管理部长的朴尚镇(音译)表示:“虽然在医院从事医生工作更加稳定,但是想向新的领域挑战,因此决心跳槽。”
○ 制药企业也非常积极
在韩国AstraZeneca,目前有28名药师,3名医生。仅2001年,还只有12名药师,且根本没有医生。
该公司的代表李承雨告诉本报记者,药师如果进行经营,由于非常了解药效,再加上还能回答专业性的提问,因此业绩不错。
韩国辉瑞公司的情况也是同样,2001年有49名药师,2名医生,目前增加到了73名药师,5名医生。柳韩洋行、韩美药品、钟根堂、绿十字等也都是相似的情况。
药师如果被聘用为制药师,会得到格外的津贴,因此年薪要比一般职多300万∼400万韩元。另外,根据资历,会得到部长、管理人员的待遇。
医生也是同样,一般都会被聘用为部长以上的职级,因此对待遇的满意度较高。
东亚制药人事企划组科长成秀基表示:“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进一步激烈,预计不仅是研究开发,在经营企划、经营等领域聘用药师或医生的趋势也将迅速扩散。”
孫曉林 aryss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