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穷则无后”的嘲讽……“生孩子的决心”应该变得简单

“穷则无后”的嘲讽……“生孩子的决心”应该变得简单

Posted January. 09, 2024 08:02   

Updated January. 09, 2024 08:02

한국어

据悉,2022年0.78的韩国总和生育率到2023年可能降至0.6左右。这还不到维持人口的最低出生率(2.1)的三分之一。出生率连续创历史新低虽然不是近来一两天的事情,但依然令人恐怖。

政府也许是迫在眉睫,也出台了各种政策。如果父母给结婚的子女财产,最多免除1.5亿韩元的赠与税,并提高育儿休职工资。此外不仅有新生儿特别供应,还出台了新生儿特例贷款。

这样的政策会有效果吗?如果看看走与韩国相似道路的日本,一定程度上会得出答案。家庭社会学研究者、中央大学教授山田正宏认为,日本的低出生对策是以“城市正式职工青年”为对象的,因此失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特有的终身雇佣逐渐消失,“收入不稳定的青年男性”大量增加。如果女性的雇佣水平与男性相似,还可以分担经济负担,但地方上的性别雇佣差距很大。也就是说,女性无法解决经济问题的情况更多。结果,地方上认为,即使结婚,情况也不会好转,也不可能给子女提供好的环境。这是雇佣不稳定的地方青年们放弃生育的背景。但是育儿休假或保育支援等政策,也是只有已有稳定收入、享受多种基础设施的城市青年才能享受优惠的政策。

韩国没在犯类似的错误吗?

首先,对新婚房资金的赠与税担忧只适用于从父母那里继承资产的人。连公共销售住宅在首都圈也要价数亿韩元,如果不在保障稳定收入的工作单位上班,特例贷款也是遥远国度的事情。在中小企业上班的青年上班族,问题不是休假时的工资,而是仍然难以使用育儿休假。

不久前,在网络社交网络服务中,“贫穷就不应该生孩子”的主张曾引起争议。也就是说,如果贫穷,就不能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好环境,最终连想要孩子都没有尝试过,就会变得不幸。也就是说,不要让不能好好抚养的孩子“被生下来”。

提出这一主张的人所说的“好环境”是这样的。父母能提供支持,孩子可以上补习班,买玩具,偶尔出去吃烤肉,长大后不用打零工,还可以去海外旅行,享受大学生活。那么,如果每年投入数十万亿韩元的低出生预算,是不是完全可以解决这种愿望呢?

低出生问题最终要得到解决,需要谁都能轻易下定决心生孩子。无论是收入少,还是外国劳工,还是独自抚养孩子的单亲父母,都必须能够想象到今后能和自己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希望政府记住,这才是新生儿特例贷款或免除新婚夫妇赠与税等政策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