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水果,為了生存變得更加甜蜜

Posted September. 17, 2022 07:18   

Updated September. 17, 2022 07:18

한국어

“上帝把亞當帶回來,讓他照顧伊甸園的小山,並這樣說道。這座山上的樹果兒妳可以隨便采來吃。但是不要只摘能讓人懂得善與惡的樹果兒吃。”

舊約聖經《創世紀》告訴我們,在人類的深層意識中,果園已經成為了樂園的象征。作為德國自然專業紀實作家的作者表示:“我想說明歷史中的各種果園及其形態,並講述那些樹木之間的人們的生活和勞動。”

 與植物的其他部分不同,水果是“自願提供”的營養素。因為這是為了傳播種子而誘惑動物的裝置。像人類和家畜壹樣,現在的人類和水果也是相互影響的共進化的產物。

 人類使水果變得更有魅力,在結水果的植物篇中,為了傳播更多的子孫,對人類產生了影響。食用水果的靈長類的大腦比不食用水果的物種平均大25%。如果想攝取水果,就要辨別果實什麽時候成熟,哪種果實沒有毒,哪種顏色是成熟了。吃水果的人無法在祖先類人猿隊中自行合成維生素C。建設果園是計劃性投資,將來才能取得成果,因此深深參與了文明的形成。

水果在大小、糖度、顏色、香味等所有方面都為了滿足人類而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只有曬幹才能消除苦味,原本可以食用的舊蘋果如今變成了多種多樣的、有魅力的蘋果品種。羅馬帝國是引來各地水果並傳播的“中樞(Hub)”。大普利紐斯撰寫的世界最早的百科全書《博物誌》中出現了1000多種水果,其中71種是釀造用葡萄。

 水果的文化藝術史也豐富多彩。畫家塞尚說“用壹個蘋果就能嚇到蒼蠅”,然後用出色的畫實現了這壹目標;雷諾阿只嘗到了自己私有土地上生長的橄欖油,就區分了出來。


劉潤鐘=文化專門記者 gustav@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