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國內連鎖品牌借助“K食品熱”重返中國市場

Posted May. 21, 2025 07:23   

Updated May. 21, 2025 07:23


以炸雞連鎖品牌為中心,韓國國內餐飲品牌正在重返中國市場。由於“限韓令”(韓流禁令)的影響,此前這些品牌曾縮減了在中國的業務,但隨著國內市場的增長限制以及中國政府的消費刺激政策和K-食品的人氣等,這些品牌正在加快重返中國的步伐。

炸雞連鎖品牌BBQ最近宣布,已與中國八大核心地區的餐飲連鎖企業簽署了特許經營權協議(Master Franchise•MF)。MF模式是將特許經營權授予當地企業,供應原材料,並收取品牌使用費(特許權使用費)。BBQ於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運營了400多家門店,但據稱在“限韓令”後,門店數量有所減少。BBQ希望通過此次MF協議,在成都開設首家直營店,長期目標是在中國全境開設1000多家門店。(北京、青島、濟南、深圳、廈門、武漢、西安、成都等八地被選為首批戰略布局區域)

校村炸雞(Kyochon)也開始重新攻略中國市場。校村於2008年首次進入中國市場,今年初在深圳設立了法人,並在新購物中心“前海萬象城”開設了深圳1號店。目前,校村在中國各地運營著18家門店。計劃在北上杭等大城市之後,擴展到主要省份的省會城市。校村相關人士表示:“將以30多年積累的醬油、紅醬、蜂蜜等調料技術為基礎,以最具韓國特色的炸雞口味攻略中國市場。”

BHC則從中國香港市場開始,考慮進軍中國大陸。BHC於2018年在香港開設首家門店,去年開設了第二家門店。目前在中國大陸沒有門店,但BHC方面表示,未來也考慮進軍東南亞和中國大陸。

CJ Foodville的烘焙品牌“多樂之日”於2005年在北京開設1號店,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加盟店數量已達200多家。CJ Foodville通過將經營權和股份出售給當地企業等,收取特許權使用費的方式運營多樂之日。

國內連鎖品牌重返中國市場的背景是K-文化擴散和限韓令緩和的氛圍。韓國外國語大學國際地區研究院教授姜準英(音)表示:“以中國年輕壹代為中心,對K-食品的需求明確存在,特別是‘炸雞啤酒’文化是K-食品的代表性關鍵詞之壹。”姜教授解釋稱:“雖然目前‘限韓令’尚未完全解除,但自去年起,氛圍已有所緩和,強硬的應對基調也有所軟化。”

國內消費市場低迷的氛圍也是連鎖品牌重返中國的因素之壹。根據韓國銀行的數據,去年12月,國內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88.4,截至今年4月,仍低於基準線100。消費者信心指數低於100,意味著對消費前景持悲觀看法的人更多。壹位連鎖品牌業界人士表示:“由於國內市場停滯不前,地理上相近且市場規模大的中國再次受到關註。”

此外,中國政府的內需消費刺激政策和餐飲市場持續10%以上增長的復蘇趨勢,也是吸引品牌關註中國市場的背景。中國在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了為刺激消費,應發展“首發經濟”。為此,對國內外企業在推出新產品或開設門店時,提供政策補助金或簡化行政程序等優惠措施。中國經營研究所所長朴成贊表示:“中國強調‘首發經濟’,當地企業積極要求韓國等海外連鎖品牌的授權。”


金多研記者 dam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