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政府向老人提供工作崗位的效果,1月份就業人數恢復增加趨勢。但建設業就業者出現自2013年統計以來的大幅減少,制造業雇用不振也持續了半年多。據調查,青年層就業人數出現了4年來的最大跌幅等,就業困難加大。
統計廳14日發表的《1月雇傭動向》顯示,1月份就業人數為2787.8萬名,同比增加13.5萬名。隨著重新啟動針對老人工作崗位等直接工作崗位事業,去年12月減少5.2萬名的就業人數時隔一個月再次恢復增加趨勢。
1月份保健業及社會福利服務業就業人數比1年前增加11.9萬名,帶動了增加趨勢。相反,建設業就業者減少16.9萬名,出現自2013年調整產業分類以來出最大減幅。隨著建設業持續蕭條,就業人數連續9個月減少,減少幅度也逐漸增大。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就業者也分別連續7個月和11個月呈減少趨勢。
從各年齡段來看,60歲以上就業者增加34萬名,30多歲增加9.8萬名,但其余年齡段都出現了倒退。特別是15-29歲的青年層就業者減少21.8萬人,這是自2021年1月(-31.4萬人)以來的最大減幅。有分析稱,企業增加以有經驗者為中心的隨時招聘對青年層產生了不利影響。受內需不振、建設景氣惡化等影響,作為經濟主軸的50多歲就業者也同比減少1.4萬人,自2021年2月(-13.9萬人)以後時隔4年再次出現負增長。
隨著青年等弱勢部門的雇傭形勢惡化,政府的經濟診斷也變得暗淡。企劃財政部通過《最近經濟動向(綠皮書)》2月號指出,最近韓國經濟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的因素之一是弱勢部門的雇傭困難。
代行總統職權的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崔相穆當天在首爾麻浦韓國經營者總協會會館舉行的政府和經濟六團體就業崗位創造簽約儀式及民生經濟檢查會議上表示:“政府將與民間齊心協力,全力創造好的工作崗位。”六大經濟團體與政府簽訂業務協議,決定今年擴大招聘規模,招聘時間也提前到今年上半年(1-6月)。政府計劃將公共機關的新錄用人數從去年的2萬名擴大到今年的2.4萬名,並增加長期青年實習生的比重。
世宗=金秀研記者 sye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