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建築業的金某(58歲)計劃在60歲以後繼續工作。因為,雖然預計每月能領取加入30年以上的160萬韓元左右國民年金,但還不到目前收入的壹半。金某表示:“為了減免稅額,加入了個人型退休年金,但加入時間短,國民年金將占據退休後收入的大部分。無論如何都要繼續工作。”
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超過全體20%)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對老年層退休準備情況的擔憂正在加深。發達國家的退休老人以豐厚的年金為基礎,積極進行消費、經濟活動,支撐著社會,而韓國老年人的退休卻準備不足。對於原本就處於1%低增長十字路口的韓國經濟來說,老年人的“收入懸崖”有可能成為另壹個負擔的危機感很高。
● 有名無實的三層年金體系
和養老金發達國家壹樣,韓國也具備了國民養老金、退休養老金、個人養老金等“三層養老金”體系。但有人指出,由於基金枯竭的危險、低收益率等,實際上無法保障老年收入。
據保健福利部12日透露,保險費率為9%、收入替代率到2028年為止調整為40%的國民年金,如果按照現行制度運營,預計從2041年起將出現收支赤字,到2055年基金將耗盡。隨著以青年層為中心對國民年金的不信任日益增大,尹錫悅政府表示,將把年金改革作為四大改革課題推進。今年9月,政府出臺了將保險費率從9%上調4個百分點至13%、將收入替代率上調至42%的國民年金改革案。方案還包含了從規模較大的企業起義務加入退休年金,並通過稅制優惠等獎勵引導加入個人年金的內容。但是在彈核政局中,國家養老金改革失去了動力。修改有關退休金改革的法律實際上已經變得困難,設立退休金改革特別委員會等相關討論被推到了次要位置。
補充國民年金的私人年金也沒有起到充分的作用。以今年9月底為基準,退休年金公積金雖然超過400萬億韓元,但83.2%的公積金仍然集中在存款、儲蓄、保險商品等本息保障型上。像這樣,由於資金被捆綁在本息保障型上,退休年金最近10年的年換算收益率以去年年底為基準僅為2.07%。以2022年為基準,個人年金加入者的比重也只有19%。
● “為了提高收益率,有必要改善制度”
政府為了提高退休年金的收益率,去年7月以確定貢獻型和個人型退休年金加入者為對象,全面實行了事前指定運用制度(默認選項)。默認選項是勞動者不決定運用退休年金公積金的金融商品時,以事先規定的方法自動運用公積金的制度。但是,雖然實行已過壹年,但據評價,提高收益率的效果仍然微乎其微。
專家指出,為了有效運營“三層年金”,需要引進基金型退休年金等制度改善。基金型退休年金與加入者直接與民間金融機構簽訂合同、自行選擇投資商品的“合同型”不同,是由投資專家集團組成的中介組織代替加入者管理和運營公積金的方式。資本市場研究院研究委員南載宇(音)表示:“公積金集中在本息保障型上的目前情況不是保守的運用,而是放任不管。如果引進基金型退休年金制度,可以有效地執行違約期權等提高收益率的政策。”
金秀妍記者 syeo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