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信仰與叛教之間茶山的真心

Posted December. 07, 2024 07:37   

Updated December. 07, 2024 07:37

한국어

1795年7月,因信奉天主教而被降職到金井察訪的茶山丁若鏞倉促來到了忠南保寧。根據正祖的命令,如果要證明叛離天主教,就要抓來天主教領導人李存昌。躲在聖居山,多年來連忠清道觀察使都未能抓獲的李存昌,被只帶著壹名捕快的茶山輕易抓獲。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古典學者、漢陽大學國文系教授鄭瑉在新書《茶山的日記本》(gybook)中提出了對這壹謎團的新視角。這表明,茶山在對天主教的信仰和對國王的忠誠之間苦惱了壹輩子,未能完全擺脫信仰。鄭教授分析說:“得到眾多信徒幫助的李存昌毫無抵抗地被抓獲,意味著茶山和天主教方面已經進行了事前交流。”

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相關事件是茶山和李存昌的“串通壹氣”的文獻資料也保留了下來。1797年2月23日,每天記述國王言行的日省錄記錄中有如下句子。“李存昌前年因遭金井察訪(茶山)暗中廉察(暗中探訪),被關進了監營監獄。從他獻上的供招(罪人的犯罪事實陳述)來看,這與前壹天的悔悟截然相反。那麽,過去獻上供招並非出自內心。由此可見,李存昌被釋放後也沒有改掉以前的習慣(天主教信仰)。”

茶山的這壹行跡讓人想起了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電影《沉默》(2016年)。電影講述了日本德川幕府鎮壓天主教的17世紀前半期葡萄牙耶穌會傳教士的苦惱。劇中幕府政府強迫羅德裏格茲神父叛教,殘忍地拷問、殺害日本信徒。最終羅德裏格茲為了拯救信徒們,自己選擇了叛教,之後在幕府的監視下在日本生活了40多年後死亡。

但在最後壹場戲中上演了電影《第六感》級別的反轉(註意劇透)。在幕府的監視下,根據佛教式葬禮火葬的棺材裏握著小十字架的羅德裏格茲的手被特寫。雖然迫於幕府的鎮壓不得不叛教,但這是壹生信仰在他內心紮根的象征性場面。也許茶山也像羅德裏格茲壹樣,表面上宣布叛教,暗地裏堅守著天主教信仰。

事實上,茶山之所以能夠擺脫正統朱子理學的軌道,集大成引領朝鮮後期文藝復興的實學,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天主教等西方學問和科學技術的統稱“西學”的影響。但是很少有研究真正關註,茶山叛教後天主教信仰對他整個生活的影響。對此,鄭教授解釋說:“國學界認為,茶山雖然對天主教產生了影響,但既然是自己親手抖摟出來的,所以再聯系起來就不純了,天主教界認為茶山是叛教者,所以對他並不關心。”

就像優秀藝術作品的角色中善與惡兩面共存壹樣,只用英雄或背叛者的二分法接近歷史人物是有限的。我們不是在3日晚體驗到了用壹刀兩斷的黑白理論接近世界是危險的嗎?